来源:金羊网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3日
“负利率”终结?
羊城晚报记者刘薇
“负利率”时代将要终结?随着专家近日发出预测———“中国今年或告别‘负利率’时代”。“负利率”三个字再次牵动人心。
遥想7年前,2004年萌动的那一轮“负利率”是我国自199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利率”,按当时11万亿元银行存款计算,每年大约有200亿元的财富从存款者手中悄然流失。
7年前,“负利率”如当头棒喝,让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成为当时的潮语;7年来,“负利率”更见证了国人如春起之苗不断勃发的理财意识。7年行来,“负利率”时代真的将要终结?
存一万块钱,按照当前通胀水平,一年后你不但没赚,反而可能亏了175元!这就是“负利率”带给你的资产影响———“缩水”。
尽管央行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4次加息,使当前1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25%,但与CPI相比,负利率情况依然严重。按照一季度CPI达5%的水平来计算,实际利率为-1.75%;如果假定CPI今年维持在5%的水平,那么按照每次0.25个百分点的加息幅度,央行要整整加7次息才能使实际利率为正!听上去,如果单靠加息想让负利率转正的可能性不太大。那么,2011年,负利率的现象可能终结吗?
年内会终结?
为纠正负利率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自去年10月20日央行时隔三年后首度加息以来,至今年4月,央行已先后四次出手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也由之前的2.25%上升到了现行的3.25%。但相比今年一季度5%的CPI指数而言,负利率情况仍不容忽视。
按照一季度CPI达5%的水平来计算,实际利率为-1.75%;如果假定CPI今年维持在5%的水平,那么按照每次0.25个百分点的加息幅度,央行要整整加7次息才能使实际利率为正!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物价”被放在了今年的十大任务之首,CPI的控制目标设为全年4%。而按照中国社科院4月20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预测,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叠加,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达4.3%,超过4%的预期目标。
如此一来,即便按4%的国家控制目标,仍需加息三次才能将负利率“扭亏为盈”,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从典型的存款利率角度讲,使得中期范围内要保持正利率,即存款利率高于CPI,但由于CPI变化比较快,利率调整跟不上,而且利率调整还要顾及多个政策目标,因此短期内会出现负利率。”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照此思路,负利率在上半年仍会存在,但为了扭转负利率对居民资产的吞噬,央行加息频率料会适当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