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5日
测试一:10岁以上寿险公司净利润排行
非上市险企首次披露年度信息,其是否盈利终于明明白白摆在大家面前。按照行业规律,寿险公司7-8年盈利是常态,但有哪些公司超过这个年限还没有盈利?又有哪些年轻的公司提早实现了盈利呢?看看下面的数据就一目了然。
赚钱公司名单:
新华人寿
15岁,净利润22亿元
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新华人寿的年纪数一数二。其在去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亿元。
从保费收入来看,新华人寿今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在经历了人事动荡之后,其在2011年依然爬上了探花之位。今年前三月保费收入显示,其保费收入302亿元,虽较前月有所增加,但同比下降了8.47%。
泰康人寿
15岁,净利润16亿元
泰康人寿与新华人寿同龄,成立至今也有15年时间。1996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几年时间。2010年泰康人寿实现净利润约16亿元。作为一家盈利多年的老牌寿险公司,其在今年的压力倍增。今年3月其总保费收入242亿元,同比下降27.90%。市场排名较去年下降两位至第五名。
从其结构看,去年泰康实现保费收入65,459,696,902元,其中,趸缴业务保费收入为43,263,077,340元,占总保费收入的66%,首年期缴业务10,399,320,949元,约占16%,续期期缴业务11,797,298,613元,占总保费收入的18%左右。
另外,从渠道上看,去年全年其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5,737,811,338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4%左右。而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为48,176,815,960元,渠道占比74%。作为一家排名前五的大型寿险公司,在今年的银保高压下出现现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
太平人寿
10岁,净利润9.5亿元
太平人寿成立于2001年底,在成立的第10个年头实现净利润9.5亿元,较2009年的8.3亿元有所增加。其已经连续5年盈利。
太平人寿排在行业第七名,9年时间成了全国性机构网络布局。截至2010年,太平人寿在全国已开设各级机构达740家。2010年,太平人寿系统内有13家分公司年度保费跨上十亿平台,四川、广东分公司年度总保费更突破30亿元。
今年前三月保费收入1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4%。
信诚人寿
11岁,净利润1.8亿元
信诚人寿成立2000年成立于广州,2009年、2010年连续盈利,分别为0.9亿元和1.8亿元。
今年合资资寿险市场份额缩水,保费增速放缓,信诚人寿也不例外。今年前三月,其保费收入为9亿元,同比下降36%。
从缴费方式来看,信诚人寿的2010年的趸交保费比重上升较快。2010年其保费收入37亿元,其中趸交保费13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35%,而这个比例在2009年仅为20%。首年期交保费7亿元,占比19%;续期期交保费为17亿元,占比46%。
从销售渠道来看,2010年,信诚人寿银保渠道的上升比较快。2009年信诚银保渠道保费收入8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33%,而这一比例在2010年上升至46%;个险渠道在2009年占比67%,2010年下降至54%,但仍为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