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0日
王石川 时评人
中央财经大学发布报告说,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从财政支出角度看,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存在着一些不对称。
联系到最近个税修正案引发的讨论,税收问题一直热度不减。其实,需要厘清的是,税负高并不一定等同于税负重,正如专家所言,“税负高低与税负重轻不是一回事,税负高不等于税负重,税负低不一定税负轻。研究税负轻重应与政府提供的民生支出挂钩。”事实上,发达国家的税负高,但其国民并没有感觉税负过重,因为与高税负平行的是高福利,福利高了,社会保障完善了,税负高一点并无不可。
而我们之所以对高税负不满,备感税负沉重,则与公共服务不够健全有关。简言之就是税收取之于民,并未真正用之于民,或者说用之于民与取之于民不成比例,正因为如此,国人有强烈的被剥夺感。
为何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在笔者看来,一是行政开支过大,挤占了财政开支。二是制度不够完善,财政不够公开,公众的话语权不够强大,因此支出得不到有效监督。由此,笔者想起来了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如果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我就提案:纳税的时候采用支付宝,等政府做出政绩或者兑现承诺了,我们就确认支付,不然全额退款。那时,政府官员就会追着我们喊:亲,给个好评亲!亲,选我咯,保证为人民服务亲!亲,政绩在这里,请查收!亲!请付款吧!”这当然是调侃,但表达了不少民众的心声,即我纳了税,就应该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就应该体会到纳税人的尊严,就应该享有话语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等等。
多少福利算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标准。但假如支出是透明的,比例是足够的,老百姓就会有公正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但愿这是美妙的落点,是华丽的转身,是公共服务不断充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