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2日
石 语绘
①
大病重症花钱多
工薪家庭:一项肿瘤检查10000元,三次化疗花去50多万,全家陷入“砸钱”持久战
2004年春天,北京市居民李秀荣一家人的生活进入了分水岭。一纸卵巢癌诊断书,将一家人拖进了没有旅游、购物、娱乐的紧日子。
“诊疗、化验、手术、治疗、住院……什么都需要钱,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无底洞,全家人都在往里填钱。”李秀荣打开一个绿色的小本,一页页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从2004年以来的各项医疗花费。
打开一张2004年的住院花销结算单,犹如6页报纸首尾相连,密密麻麻地打印着各项花费:床位费286元、诊疗费77元、手术费2727元、化验费2178元、材料费1770元、西药费5913元、检查费154元、治疗费237元、麻醉费305元……大大小小共13大项。这其中化验费又多达55小项,小到3元钱的总蛋白定量,大到95元的血清CA—125测定。仅这一次住院、手术的花费就高达14000多元。
然而,像卵巢癌这样的重症治疗,需要花钱的地方不仅是住院、做手术。
治疗肿瘤,精确诊断是前提,而越是技术先进、效果明显的诊断项目,越需要自费。比如2004年李秀荣做的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是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的最佳手段,但是需要全自费,一次约10000元。
②
小病费用也不低
低收入家庭:每月余钱六七百元,其中大约500元要花在吃药看病上
坐在医院门口,板寸花白的老曾拿着诊断书和药单,望着天空发呆。半个月来的就诊经历,让他一时茫然。
第一天,医生只说了一句“抽血化验,B超,然后再说”,他就去排队交了370元,包括血常规20元、肝功能30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查30元、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查60元、艾滋病毒抗体检查50元、梅毒抗体50元、衣原体抗体测定50元、B超80元。
过了两天,他取了化验结果,做了B超,没和医生说上话就被支到收费处,交了250元,预约了电子胃镜检查。
两周后,他拿着胃镜结果见到了医生。一句“应该是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有息肉,做个活检”,他又交了100元的挂号费、检查费、诊疗费。
“药还没开,就花了700多元,这个月都白干了,老心疼了。”41岁的老曾是内蒙古通辽人,在北京一个洗浴中心做锅炉工,月收入约1400元。“胃炎是我的老毛病,医生也没看出什么新花样。”
老曾对去医院看病有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手头紧”。老曾的妻子做保洁员,每月也有近1200元的收入。但是,他们每月要支出500多元房租、600多元饮食,以及电话、水电、煤气、交通等费用。老曾每月还要寄800元回家,供女儿读书生活。算下来,老曾每月手头的余钱有六七百元,这不多的余钱里,大约500元要花在吃药看病上。
老曾的妻子有糖尿病和腰椎病。为了控制血糖,每个月吃药、打针、用试纸,花掉200至400元不等。而腰椎病和胃病,俩人都不去医院,老曾有自己的“土方子”:腰椎病是贴3元钱4片的膏药,胃药一般是吃4元多24片的一种消炎片,感冒一般就吃一块多24片的黄色感冒通片。“我们哪有那么娇气。除了怕花钱,我们啥都不怕。”
不过,上个月,老曾的胃病又暴发了。这次不仅胃胀得要爆炸似的,食物也难以下咽,而且还一直拉肚子。老板发现他瘦了一圈,让他务必看病,并且要出具大医院的诊断书,否则就别想继续干了。“我也担心,怕是个啥绝症。我要是倒了,家里就乱了。”老曾哭丧着脸,连连叹气。他没有医保,也买不起商业险,花了钱没处“找补”。而看病还意味着误工,又是一笔损失。
这次看病,老曾的很多“土方子”被医生严重警告了。“人家说了,药不能乱吃,会吃死人的。还说我这胃就是乱吃药吃坏了!”老曾攥着医生开的单子,不置可否。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耐信艾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这些拗口的名字他不懂,但是他问过价格,一个121元一盒,一盒7粒;一个85元一盒,也是7粒。无论哪一盒药最多只管一周。“一盒药的钱,能买10斤五花肉了!吃肉有劲儿能干活。万一吃药不管用,我就白花钱了。可是要是管用,还要老吃药,那我这工就白打了!”
老曾最终还是没有买药。“回去商量一下。要是以后干不动,现在攒的钱都是救命钱。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的。”他拍拍屁股,起身消失在了拥挤的人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