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投行人士透露,尽管部分投资团暂时退出竞购,但友邦高层仍在争取其中的金融机构再次出价。友邦希望最后竞购成功者中有中资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由于友邦上市时间紧迫,相信最后关头,AIG和中资财团之间会达成协议。
而在筹备上市之时,友邦亦在觊觎竞争对手。日前,英国保诚行政总裁谭天忠承认,公司已成为友邦反收购目标,并称友邦如反客为主,关键在于价格。
友邦希望拉拢中资大机构
为了加重友邦亚洲上市筹码,AIG和友邦正积极寻觅友邦30%股权的竞购者。据香港投行人士透露,友邦新任行政总裁图尔克在上任之初就与亚洲地区潜在投资者进行谈判,描绘友邦未来前景,不排除通过收购扩张市场份额的可能。目前,除了中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以及阿布扎比、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各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友邦股权感兴趣外,由几家国内企业组成的投资团也参与了股权的竞购。
这批中资投资团,除了私募基金,还出现了中国人寿、信达资产、工行等这些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身影。甚至有消息称,在私募基金背后亦有中国平安、国开行的支撑。
香港资深市场人士分析,中资金融机构参与股权竞购,更多的是看重友邦遍布亚洲的业务和资产,通过先行参股友邦,达到出海目的。而在友邦方面,有了中资金融机构的参与,不仅可以加大上市筹码,而且未来在华市场亦能谋取更多利益。
日前,中国人寿(海外)副董事长兼总裁刘延安就表示,对投资友邦持开放态度。香港和澳门是国寿 (海外)的主要市场,公司还在东南亚市场寻找商机,尤其看好印尼寿险市场。以新生意计,今年首季国寿海外首次打入香港五甲,超越友邦。
而友邦中国高层在早前接受记者专访时亦透露,未来友邦希望能与中国金融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扩大在华业务。但目前中资投资团与AIG就价格问题展开了拉锯战。由国寿、信达、工行和复星等机构组成的投资团认为AIG出价过高,宣布暂时退出友邦股权竞购,同时称若谈判失败亦不参与未来友邦IPO。其他两家投资团在报价上亦在AIG对友邦这部分股权100亿估值上有所折让。
友邦报价过高
由于友邦保险股权(AIA)报价过高,中国媒体报道,此前与其紧锣密鼓进行股权收购谈判的多家中资机构,包括中国人寿、信达资产和复星集团,决定暂时退出收购。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在筹划香港首次公开售股(IPO)的同时,AIA也希望能够向潜在机构投资者出售部分股权。
此前有报道称,AIA计划今年内在香港上市,募集最高230亿美元资金。
有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这期间,真正深入参与AIA股权收购的中资机构主要有3家——中国人寿、信达资产和复星集团。
不过,在谈判过程中,虽然AIA方面希望他们分别报价竞购,但3家中国企业进行多次磋商之后,达成内部约定,打算采取联合收购模式。这种形式在近年公开的、中国重大的海外投资中尚属首次。
目前,3家中国企业经过磋商,认为AIA股报价过高,决定暂时退出收购。
据报道,在与中国联合投资体进行谈判的过程中,AIA坚持320亿美元到340亿美元的整体估值水平,如果按照30%的股权转让额度计算,中国投资团将为这次收购付出将近100亿美元资金。而中国投资团内的3家企业认为AIA的股权估值过高,最终决定退出收购谈判。
作为全球保险业巨头,AIG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濒临破产,不得不向美国政府申请救助资金,由美国政府出资收购AIG股权,将其暂时国有化。
截至2009年3月,美联储已经持有AIG集团80%的股权,并向AIG提供了超过1800亿美元救援资金。AIG的国有化只是美国政府为了避免金融市场崩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在金融市场稳定之后,AIG就需要出售旗下资产以偿还政府债务,其中AIA就是出售目标之一。
2010年年初,AIA就计划在香港上市融资,通过IPO的形式完成股权出让。
但在上市前夕,AIG获得了英国保诚保险公司355亿美元全面收购 AIA的报价,因此终止AIA上市计划。但保诚的英国股东们强烈反对这一交易价格,保诚要求降价至303.75亿美元,最终遭到AIG的拒绝。
由于友邦保险股权(AIA)报价过高,中国媒体报道,此前与其紧锣密鼓进行股权收购谈判的多家中资机构,包括中国人寿、信达资产和复星集团,决定暂时退出收购。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在筹划香港首次公开售股(IPO)的同时,AIA也希望能够向潜在机构投资者出售部分股权。
此前有报道称,AIA计划今年内在香港上市,募集最高230亿美元资金。
有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这期间,真正深入参与AIA股权收购的中资机构主要有3家——中国人寿、信达资产和复星集团。
不过,在谈判过程中,虽然AIA方面希望他们分别报价竞购,但3家中国企业进行多次磋商之后,达成内部约定,打算采取联合收购模式。这种形式在近年公开的、中国重大的海外投资中尚属首次。
目前,3家中国企业经过磋商,认为AIA股报价过高,决定暂时退出收购。
据报道,在与中国联合投资体进行谈判的过程中,AIA坚持320亿美元到340亿美元的整体估值水平,如果按照30%的股权转让额度计算,中国投资团将为这次收购付出将近100亿美元资金。而中国投资团内的3家企业认为AIA的股权估值过高,最终决定退出收购谈判。
作为全球保险业巨头,AIG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濒临破产,不得不向美国政府申请救助资金,由美国政府出资收购AIG股权,将其暂时国有化。
截至2009年3月,美联储已经持有AIG集团80%的股权,并向AIG提供了超过1800亿美元救援资金。AIG的国有化只是美国政府为了避免金融市场崩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在金融市场稳定之后,AIG就需要出售旗下资产以偿还政府债务,其中AIA就是出售目标之一。
2010年年初,AIA就计划在香港上市融资,通过IPO的形式完成股权出让。
但在上市前夕,AIG获得了英国保诚保险公司355亿美元全面收购 AIA的报价,因此终止AIA上市计划。但保诚的英国股东们强烈反对这一交易价格,保诚要求降价至303.75亿美元,最终遭到AIG的拒绝。
保诚成友邦反收购目标
而筹备上市之余,友邦亦在觊觎竞争对手,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保诚行政总裁谭天忠在保诚中期业绩公布不久后承认,公司已成为友邦反收购目标。他已知悉友邦可能采取的反收购计划。对于友邦的反收购,这位总裁表示,如最终友邦反客为主,关键在于价格。若收购价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远胜保诚管理层所为,则保诚不得不认真考虑并作出决定。
在保诚收购友邦告吹后,AIG积极重启友邦在香港上市计划,并撤换了友邦行政总裁,委任保诚前行政总裁图尔克为友邦新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其时,外界就猜测友邦或通过熟知保诚虚实的图尔克对保诚展开亚太区业务的反收购。
根据保诚上周刚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度中期业绩报告,终止收购友邦而录得的税后总费用2.8亿英镑已入账,保诚仍盈利4.42亿英镑。在区域业务方面,数据显示集团亚洲新业务销售额为7.13亿英镑,较去年上升了36%。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集团亚洲地区经营利润达到2.62亿英镑,同期增长24%。
英国市场分析师称,保诚整体市值不过200余亿美元,假如友邦有意收购保诚亚洲业务,初步交易估值约80亿美元。若友邦出售部分股权并成功融资上市后,在替AIG偿债之余,或仍有余力进行反收购。
除了中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以及阿布扎比、科威特和卡塔尔等主权财富基金对友邦股权感兴趣外,由几家国内企业组成的投资团也参与了股权的竞购,除了私募基金,还出现了中国人寿、信达资产、工行等这些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身影,甚至有消息称,在私募基金背后亦有中国平安、国开行的支撑。
而筹备上市之余,友邦亦在觊觎竞争对手,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保诚行政总裁谭天忠在保诚中期业绩公布不久后承认,公司已成为友邦反收购目标。他已知悉友邦可能采取的反收购计划。对于友邦的反收购,这位总裁表示,如最终友邦反客为主,关键在于价格。若收购价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远胜保诚管理层所为,则保诚不得不认真考虑并作出决定。
在保诚收购友邦告吹后,AIG积极重启友邦在香港上市计划,并撤换了友邦行政总裁,委任保诚前行政总裁图尔克为友邦新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其时,外界就猜测友邦或通过熟知保诚虚实的图尔克对保诚展开亚太区业务的反收购。
根据保诚上周刚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度中期业绩报告,终止收购友邦而录得的税后总费用2.8亿英镑已入账,保诚仍盈利4.42亿英镑。在区域业务方面,数据显示集团亚洲新业务销售额为7.13亿英镑,较去年上升了36%。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集团亚洲地区经营利润达到2.62亿英镑,同期增长24%。
英国市场分析师称,保诚整体市值不过200余亿美元,假如友邦有意收购保诚亚洲业务,初步交易估值约80亿美元。若友邦出售部分股权并成功融资上市后,在替AIG偿债之余,或仍有余力进行反收购。
除了中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以及阿布扎比、科威特和卡塔尔等主权财富基金对友邦股权感兴趣外,由几家国内企业组成的投资团也参与了股权的竞购,除了私募基金,还出现了中国人寿、信达资产、工行等这些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身影,甚至有消息称,在私募基金背后亦有中国平安、国开行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