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业开展贯彻落实两个准则专项检查情况综述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0日

  切实防范风险,规范保险监管人员和保险从业人员行为,是实现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去年2月,保监会制定并公布实施了《保险监管人员行为准则》和《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随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出台并公布了《保险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实施细则》。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两个准则贯彻落实情况怎么样?据记者了解,从今年3月开始,保监会在全行业部署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贯彻落实两个准则专项检查活动。保监会纪委、监察局迅速采取行动,结合保险业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贯彻落实两个准则专项检查的组织领导、安排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等重要环节的工作。

  自查自纠 明确努力方向

  限定时间、规范程序、严格标准是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取得成效的保证。各单位按照“动员部署、对照检查、纠正处理、落实整改和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七个方面开展自查自纠。一是各单位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开展学习贯彻准则活动;二是在学习贯彻活动中,干部员工对准则的知悉、掌握程度如何;三是执行准则后有哪些积极变化,干部员工有哪些反映;四是宣传、组织、学习和贯彻准则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典型经验;五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六是为推动深入贯彻落实准则准备采取哪些措施;七是修订完善两个准则的意见和建议。

  各保监局、保险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从高管人员到基层营销人员,对照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至4月底,100多家保险公司、35个保监局自查自纠总结报到保监会,保险业自查自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摸清情况、加强指导,保监会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6个检查组,对保监会机关部门、保监局和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专业保险中介公司等27家单位进行了抽查。从重点抽查的情况看,各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准则的学习贯彻,保险监管和保险人员对两个准则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把贯彻落实准则融入日常工作中去,取得了规范行为、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成效。

  总结经验 提高工作水平

  一年多来,保险业贯彻执行两个准则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

  保监会机关各部门在以处室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多次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深入领会准则的精髓。山西保监局将准则编成《行为准则歌》,组织监管干部学唱,增强了学习效果;湖北、山东保监局结合准则要求开展行风建设年、内控合规年、制度落实年等实践活动,积极创建活动载体;福建保监局以机关作风建设为抓手,兴学习之风、规范之风和实干之风,实现能力提升、科学管理和监管创新;大连、青岛等保监局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闭卷考试,加深记忆;江苏保监局通过开展专题辅导讲座、聘请106名行风监督员和启动全社会评议保险监管机关工作……

  与此同时,各保险机构围绕促进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把贯彻实施准则与提高干部员工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并将贯彻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导向作用,把准则要求有效融入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六个结合”,即将学习贯彻准则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建设、依法合规、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客户服务和行风建设相结合,把落实准则细化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将贯彻落实准则作为巡视重要内容,强化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坚决惩治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成效明显 确立长效机制

  据介绍,一年多来,保险业贯彻实施两个准则取得了积极成效,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确立。全行业按照“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的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保险市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国保费收入7998.6亿元,同比增长33.6%。

  同时,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2009年至2010年6月,保监会共处罚保险机构1392家;“打三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群众的认可;强化对法人机构的监管和对高管人员的约束,依法严格问责,共责令撤换高管人员156人。

  随着两个准则的贯彻实施,不少损害被保险人利益的情况得到纠正,集中清理了一批理赔积案;人身险销售误导得到遏制,查处了一批欺诈消费者的违规行为;保险公司业务、财务数据真实性进一步提高;监管和从业人员思想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广大干部员工依法行政、合规经营和廉洁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

  目前,贯彻实施两个准则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多数单位成立了领导小组,初步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局面;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两个准则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分享:

来源: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