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马翠莲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7日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防控工作一直是上海银监局各项监管工作的重点,围绕这项工作,上海银监局采取六项措施,做到四个统一,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初见成效。截至2011年3月末,本市各级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119.5亿元。
在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工作中,上海银监局首先采取六项措施,定期对全市各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进行监测分析,定期总结监测分析情况并及时上报银监会和市政府,同时对本市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风险提示制度,效果良好。
———成立专题工作小组,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去年初,上海银监局专门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大额信用风险监测工作小组,成员处室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监管处室,同时制定全年工作计划任务,明确工作思路,为有效开展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召开全市中资银行专题会议,部署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评审工作。根据银监会提出的“把风险搞清楚、把保全措施做到位”要求,督促全市中资银行认真落实“打开、评估、分类、处置”四个环节要求,上海银监局专门召开全市中资银行专题会议,要求各家银行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按照“解包还原,重新立据;风险分类,保全有力;加强协作,整体评估;新增从紧,追责从严”原则,扎实做好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控工作。同时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政府融资平台企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采取主评审行制度,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开展整体风险评估工作,不同贷款参与行要与主评审行加强沟通配合,认真做好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贷款的“解包还原”和“重新立据”工作。此外,上海银监局还多次召集相关银行,就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评审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协调和布置,要求银行业机构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市级、区县级和乡镇级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评估和处置工作。
———加强沟通配合,争取各方理解支持。上海银监局将银监会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的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及时以政务信息形式向政府部门通报,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多次与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财政局进行协调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初步明确统一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认定标准口径,共同推动上海银行业做好政府融资平台的授信准入和风险管理工作。
———加强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检查。去年初以来,结合银监会贷款新规实施要求,上海银监局通过开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执行情况的现场检查,要求银行业机构严格落实新规要求,及时做好与贷款各方的解释沟通和政策执行工作。统一安排贷款风险分类偏离度检查,全年现场检查将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信贷风险防控工作落实情况作为重点进行跟踪检查,积极督促银行业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建立各级政府融资平台的名单制,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和监测分析。上海银监局在2009年对全市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进行全面统计的基础上,对2009年末全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情况按市区乡三级进行重新梳理和认定,建立相应台账清单进行管理,并按季进行监测分析。同时计划将按季度召集相关银行开展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工作会议,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共同推动各行做好该项工作。
———加强舆情引导,建立重大信息报告制度。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是风险防范的一项重点工作,上海银监局一方面要求银行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建立正面引导机制,另一方面要求银行定期进行信息反馈,及时上报典型案例分析和经验建议。
本着求真务实着眼长远的宗旨,2010年,上海银监局带领和指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摸清融资平台风险底数,力求融资平台清理工作做到“四个统一”。
———统一平台名单,明确清查范围。清查工作启动伊始,上海银监局首先组织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和本市银行业机构依据银监会明确的平台定义,通过集体讨论审议的方式确定了市、区(县)、镇三级融资平台193家,涵盖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机关法人各类融资平台主体,并明确最大债权行担任每家平台的主评审行,由其牵头开展四方对账和风险定性工作。统一的融资平台和主评审行名单下发全市银行业机构,明确了清查范围和工作责任,为“六步走”的后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统一专家评审,达成同业共识。为保证风险定性客观准确、标准一致,上海银监局创造性采用了专家集体评审工作制。集体评审工作制包括主评审行初评、其他参与行初审、专家组复审等3个步骤,最终确定其分析定性结果。在专家组复审阶段,指导银行同业公会组织本市主要银行业机构20位资深信贷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确保经过专家集体审议的最终评审结论代表了上海银行同业的一致客观判断。
———统一测算标准,审慎反映风险。在严格评审流程的基础上,上海银监局进一步统一了各银行业机构的评审原则和评审标准。按照银监会有关要求,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计算平台企业土地出让返还收入中,严格执行企业持有土地使用权证作为其前提条件。在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测算平台贷款风险覆盖率时,还原资金来源本质,对政府支付给平台企业的预算内财政支出、预算外基金支出、偿债基金支出以及BT收购资金等四类资金,均视为平台企业的财政性收入,在计算平台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中一律予以剔除,审慎测算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真实反映全市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覆盖率。
———统一政府会谈,推动整改落实。为有效提高上海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覆盖率,上海银监局将政府统一会谈作为取得平台清理实效的攻坚战。局主要领导先后6次与市政府及各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汇报和沟通协调,重点解决土地权证办理、提高轨道交通平台企业偿债能力、加强对区(县)、镇级融资平台规范管理等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通过与市政府的积极沟通和联系,融资平台清理工作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在去年末市政府融资平台清理专题会议上,市领导对上海银监局在平台贷款清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审慎监管原则和提出的合理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在会上提出的平台清理整改建议,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时间表,政府融资平台授信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上海银监局高度重视并周密组织了上海市18家区(县)政府的统一会谈,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开”两步走的工作方式。首先,选定信贷管理经验丰富、贷款份额较大的牵头行工行上海市分行开展了首次银政集体约谈,首次会谈明确了集体约谈各方职责、工作流程和标准,为其他18场会谈积累了经验。此后,银政会谈以金山统一会谈为样本,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组织对其他债权银行的培训并全面推进市区两级政府银政集体约谈工作。19场统一会谈均由局领导亲自带队,有力推动了整改措施在区县及以下政府的落实到位。
截至2010年12月末,上海银行业平台清查“六步走”的工作已全面完成,11月末平台风险覆盖水平较当年8月末有所提高,其中,全覆盖平台贷款占比较8月末上升27.66个百分点,无覆盖平台贷款占比较8月末减少18.95个百分点;截至今年一季度,有25家整改为公司贷款的原融资平台贷款的三方签字和四方备案工作已全部完成,土地储备、轨道交通项目贷款整改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新的突破。对大额平台贷款项目的现场检查也已展开,并向全辖作了通报。平台风险化解已取得初步成效。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融资平台各方主体在融资平台风险管理要求和目标方面达成了一致认识,政府已着手加强和改进融资平台的管理,辖内银行业盲目竞争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银行对平台贷款的风险管控能力有所提升。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