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单赚钱效应体现股市缩水无碍保险股半年报“发亮”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1日

  ⊙记者 黄蕾 卢晓平 ○编辑 金苹苹

    3家A股上市险企2010年半年报已悉数亮相。在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8.3%的背景下,三巨头不但保住了盈利战果,更在净资产上大超预期,这令所有投行人士刮目相看。

  “这说明,国内保单已经开始出现较强的赚钱效应。”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保险公司主营业务承保利润的发力,保险股业绩以往与股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将变得不再那么紧密。随着七、八月大盘的回升,保险股三季度业绩也被抱以再度大幅超预期的期待。

  

    主业“大放异彩”

     2010年初时,坊间对保险股“中考成绩单”的预判一片谨慎声。谨慎的理由很简单,投行人士普遍不看好上半年的股票市场,预计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会受大盘拖累,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净利润、净资产。

     然而,最终出炉的“成绩单”却大大出乎投行意料。国内新会计准则下,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80.34亿元、96.11亿元、40.1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4%、28.5%、66.8%。

     按照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李聪的说法,整个保险股半年报,除国寿的一年期新业务价值增速低于预期之外,保险公司的其他经营业绩都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李聪特别提到了净资产表现。“新会计准则下,当年承保新业务也可以推动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增长。在今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8.3%的背景下,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正增长7.53%,中国人寿正增长0.21%,中国太保也仅下跌了0.89%,远超市场预期。这说明,保单的赚钱效应开始显现。”事实上,这也正是消费属性的体现,即新承保业务首年保费快速增长对利润带来的积极贡献。

      的确,今年上半年,保险三巨头的主营业务“大放异彩”。中国平安各项业务精彩纷呈,财险、银行和证券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综合金融优势非常明显;产险业务成为中国太保的重要亮点,低于人保、平安的综合成本率(衡量产险业盈利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折射出其产险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中国人寿的承保业务也保持了增长,保费收入达1836亿元,同比增长13%,在中心城市的市场份额占据领先地位。

       投资“颇受伤”

     虽然靠保单赚钱效应的拉动,保险股中考成绩单大超预期,但却不能掩盖保险公司上半年在股票市场上的失意。

     今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8.3%,在此背景中,保险三巨头均以减仓应对,收缩权益类投资阵线几乎成了三家共识。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投资资产中权益资产比重分别为:11.15%、8.1%和10.9%。去年底时,这一组数据分别高达15.31%、10.8%和12.3%。

     值得一提的是,减仓的同时意味着部分浮盈的释放。“未来保险公司利用释放浮盈的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的空间将被压缩。”一位投行人士分析称。

     股市波动也影响了个股操作思路,中小盘股开始进入了险资的重仓股行列。荣信股份、桑德环境、中航三鑫等出现在了平安的十大重仓股(交易性金融资产)队伍;国寿也一改单一偏好老牌银行地产绩优股的倾向,在前十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增加了贵州茅台、大秦铁路、中兴通讯,同时新增燕京啤酒、贵州茅台与金枫酒业等消费类股票,同时还增加了国电南瑞等新能源概念股票。

     虽然及时调整了资产配置,但大盘今年4月至6月的大幅震动,仍然影响到了三巨头的总投资收益率表现。半年报显示,受国内股票市场调整影响,今年上半年,平安、太保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7%和4.3%,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0.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巨头均同步进行了减仓,但在投资上,仍各有所长。平安擅长权益投资,在波段操作的时点把握上堪称精准。太保擅长的则是固定收益投资,尤其是定息这块,同时,基础设施等另类投资的投资占比亦是业内最高。

      估值依然便宜

     保单赚钱效应的显现,加上对三季度股市反弹的预判,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股三季度业绩可能出现大幅超越市场预期的状况。

     “当资本市场处于相对平稳或者是向上的过程中,保单消费属性的效用都将得到体现,其对于业绩的贡献将会越来越明显。”一位投行人士称,“我们预测三季度,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可能出现超过10%的正增长,市场必然将随着保险股净资产的大幅上涨而抬升股价。”

     而从股市近2个月来的反弹表现和保险资金政策大调整的利好背景下,保险公司下半年的投资收益将有望咸鱼翻身。“下半年市场变数小于上半年,故而下半年的权益投资收益可能要好于上半年。”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投行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保险股的估值依然便宜,因此,看好整个保险行业在接下来的表现,维持行业“增持”的评级。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