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0日
“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就是人活着,钱没了!”赵本山在春晚《不差钱》小品中的这句经典台词时常在我们耳边响起,也向人们警示着给自己预留一笔养老资金的重要性。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1.77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面临的严峻考验。有数据显示,我国社保养老基金缺口已达1.3万亿元,依靠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并不能让所有人“老有所养”。规划好未来的资金流向显得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刚刚公布的4月份CPI数据就高达5.3%,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仅为3.25%。单纯依靠银行存款的方式储备资金只会让自己的购买力不断下降。当社会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老龄化”的时候,当我们的肌体开始变老的时候,当我们的资产遭受通胀侵蚀的时候,如何把财富带到未来的生活中去?
美国的CPI从1801年-2001年是1.4%,而黄金的年涨幅仅为1.5%,债券为4.3%,股票回报率高达8.3%,长期跑赢通胀;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通胀是2.2%,10年间上证综指平均每年也给投资者带来了6.7%的回报,也跑赢了通胀。无论从美国股市近200年的发展,还是从中国股市过去的10年发展来看,股票投资都跑赢了银行存款并战胜通货膨胀。
中国未来5年是很明确的转型过程,将给成长股投资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以每年增长7%-8%推算,中国经济总量10年后会翻一番达到80万亿元,消费占比由现在的40%增长到50%,消费服务业将面临25万亿元的增量。假设一家龙头企业可以占到1%的份额,即2500亿元的销售额,10% 净利率就是250亿元利润,给20倍的保守估值,就是5000亿元的市值,而目前我国很多消费行业的企业市值都还是数百亿规模,因此10年10倍的设想并非空中楼阁。由此可见,成长性投资在未来10年面临着较好的上升空间,成长性投资是我们对抗“未富先老”之殇的重要方法论。
从实践结果看,采用成长投资方法的成长风格基金也为投资者带来了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正在各大银行发行的嘉实领先成长股票型基金便是一只成长风格的基金。据统计,开放式基金自2003年开始排名以来,除2007年和2009年是非成长风格的基金夺冠外,其他6年均为成长风格的基金取得了业绩冠军,同时主动成长型基金连续实现战胜市场基准目标。(嘉实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