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一周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3日
理财一周报记者/陆斯嘉
近期,国内春季艺术品春拍渐次开槌。记者留意了雅昌网的数据,2011年以来,约有25件清朝、民国的服袍参与拍卖,其中清朝服袍成为绝对主体。最新数据显示,5月20日至6月2日,共有28件清代服袍将被拍卖,包括永乐、保利等8家国内拍卖机构推出了各自的拍品。在多场即将举行的拍卖中,北京永乐的一场张信哲藏清代服袍专场引起市场的关注。
整理祖辈遗物,发现精美织绣
2011年5月24日,北京永乐国际拍卖公司将推出“华彩霓裳——张信哲先生珍藏清代织绣专场”。素有台湾“情歌王子”之称的张信哲,继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拍卖其收藏自海内外的宫廷服袍,将三度献出共计77件清代宫廷织绣藏品。这批藏品将以专场形式呈现阿哲音乐世界之外的艺术情怀。
今年4月,张信哲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道出他和清代织绣的第一眼缘。
阿哲的外曾祖母出生于1890年代,在他读小学时,老人已年逾90。阿哲是家族长孙,备受老人疼爱。外曾祖母仙逝后,阿哲整理其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批精美的织绣衣物。这些并非是老人日常穿戴,而是在结婚和一些重要的场合才会穿着的“礼服”。
“其实,我真正开始系统收藏织绣还是在工作之后,因为那时候才有钱去买。”张信哲的服袍收藏,是从闽南风格起步,进而至中国各地各民族款式,再扩展到宫廷织绣。
与任何收藏都需要藏家精心呵护一样,阿哲对织绣保藏也颇费心思。“织绣非常怕光,因为古代的染料都是纯植物或者矿物的,定色的技术没有现在那么好,光照非常容易使它们的颜色变得不好,每次我看见有人将其裱起来,挂在大厅里面,都好心疼。当然,如果背光悬挂装饰的话,就会比较好保存了。”
本次拍卖正值阿哲巡回演唱会,对繁忙的他而言,收藏是对内心的回归,“歌手的工作其实真的压力非常大,而收藏在这种压力之外,给了我另外一个世界。”
藏清代织绣,当选宫廷品
记者翻开永乐清代织绣专场图录,见到各种不同的服袍和名称:女龙袍、吉服袍、吉服褂、宫廷衬衣、宫廷敞衣、宫廷女坎肩、儿童风帽、耳罩、儿童背心……就色彩、工艺和部分功用而言,清朝和民国的服装比之现代更胜一筹。
多数人初见这样的服饰,都会为其工艺与着色啧啧赞叹,正如阿哲“感性的”收藏观一样。对于收藏者而言,如何由感性出发,理性地分析和选择具有价值的清代织绣呢?
永乐拍卖瓷器部主管戴岱告诉理财一周报记者,中国封建社会的服饰,可以从款式、纹饰判别服饰主人的身份,当时只有上层社会、达官显贵才有经济实力量身定做精美的服饰并一代代流传下来。无论是纹饰等级、工艺水准,还是存世数量,藏家都宜选择皇家和上层社会的服袍,作为自己的收藏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