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间,保监会在其网站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股权的大闸终于拉开。业内人士指出,这将对改善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缓解投资压力、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和维护投保人切身利益,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明确保险资金不得投资商业住宅
不动产投资方面,依据《办法》,保险资金被允许以项目公司股权形式投资房产企业。保险资金以股权方式投资不动产,拟投资的项目公司应当为不动产的直接所有权人,且该不动产为项目公司的主要资产,同时保险公司必须派驻董事及管理人员完善项目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办法同时规定,保险资金不得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包括一级土地开发);不能投资设立房地产企业;不得炒地等。而且也不得投资未上市房地产企业股权(项目公司除外),或者以投资股票方式控股房地产企业。已投资设立或者已控股房地产企业的,应当限期撤销或者转让退出。
可通过股权投资项目进军房地产
尽管办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和投资设立房地产企业,但办法在后续却规定了保险资金可以采用股权方式投资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项目以及取得产权证或他项权证的项目。保险资金采用债权、股权或者物权方式投资的不动产,仅限于商业不动产、办公不动产、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不动产及自用性不动产。
业内表示,这意味着保险资金可以通过项目公司股权形式投资房产企业。
养老社区或受险企青睐
另外办法还规定,保险资金投资医疗、汽车服务等不动产,不受房地产四证限制。
记者了解到,养老社区已经成为险企重点研究的投资项目。一个成熟的养老社区既可以包含地产、物业等险资渴望的投资领域,又能够消化养老保险为主的相关保险产品,如果试验成功,养老产业将使得保险公司有机会打造一条自己的“产业链”。
4500亿或涌入商业地产
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后,市场分析认为,按照《办法》中提到相关规定来计算,第三季度可以有超过4500亿元和2200亿的资金进入不动产和私募股权基金(PE)市场,将缓解当前2万亿的保险投资压力。不过,有分析员指出,政策落实给市场带来的利好更多是心理层面的,短期内险资投资动向不会出现太大改变。综合《南方都市报》、中金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