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丁玉萍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5日
继已经完成改制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后,华融、东方、长城均次第跟上,由于经营状况不同,各家改革方案,有的眉目渐清,有的还毫无头绪。
记者独家获悉,今年四月,一行三会、财政部等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及四家AMC的负责人曾被决策层召集,召开了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情况及改革进展的工作汇报会。会后,华融改制或将提速,财政部亦开始针对东方、长城两家AMC抓紧制定改制方案。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会上,有关高层对信达的改制给予了肯定,其他几家的动作也会加快,就我了解,华融的改制方案已获得有关方面的原则性批复,今年就有可能完成股份制(公司的)挂牌,其改革思路和业务定位基本延续信达。”
“其他两家,财政部正在做方案,应该(方案)今年能出来。”他说。
同时,财政部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的一份关于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通知(下称“征求意见稿”),或将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边界、经营方向产生巨大影响。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征求意见稿的关键内容有三点:第一,尽快处理完AMC的财务性投资业务,不符合规定的2013年底前退出;第二,每家AMC只能保留三张金融牌照;第三,鼓励发展中间业务。
关于第一条,消息人士解释,主要是针对财政部2004年4月发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办法》,其中规定,AMC“政策性收购不良资产的投资期限不得超过资产处置目标责任的最后期限,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的投资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
实际上,AMC很多财务性投资均超过了3年。财政部于是强调严格执行,超过期限的在2013年底前整改退出。
尤其是第二条,对于几乎持有全金融牌照、并视金控公司为其商业化转型基本出路的AMC而言,影响不言而喻。
数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存在,不过他们认为最终是否会按此执行,还未有定论。
改制提速
对于牵头运作方案的财政部金融司而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仍然是AMC政策性挂账亏损在改制前如何清分剥离,从而改善财务状况,这是AMC整体股改转制、商业化转型、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重要前提。
1999年,中央借鉴国外经验,先后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国有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剥离了1.4万亿不良贷款,中行、建行和工行还商业化剥离了9000多亿元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从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轻装上阵,踏出改革的关键一步。
为处置这些政策性任务,特别是在收购工、建两行可疑类贷款后,AMC也发生了大量政策性减值因素。据了解,所收购资产中包括数百亿元的计划内破产债权、司法部监狱企业贷款、天然林保护工程贷款等。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张子艾认为,政策因素给资产管理公司造成巨大损失,若无法获得国家补偿,AMC做平商业化收购的不良资产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AMC突破十年“存续期”后,国家规定AMC因收购政策性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及央行的再贷款已经挂帐,停止付息,四家公司也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完成了政策性业务的清分,但政策性亏损仍然挂在资产管理公司的帐上。
以信达为例,截至2009年底,信达累计接收、收购及受托管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1.44万亿元,累计处置资产1.17万亿元,回收现金2407亿元,现金回收率为20.57%,相对而言是四家中回收现金最多、处置效益最好的资产管理公司。
由于仍然挂在账上,AMC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资产负债率,惊人地高。记者获悉部分数据,截至目前,信达资产负债率为165%(考虑负债挂账),华融为176%,东方则接近100%。
国有银行轻装上市后,AMC自确定商业化改革那一天起就意味着,因这个政策性原因而形成的巨大商业化收购成本,也需要由财政覆盖。
上述人士表示,华融、东方、长城未来的改制路径均将效仿信达,即政策性损失由国家补偿,这部分债务进行清分剥离,免除偿还,从而甩掉沉重的财务包袱,走上改制之路。
四大AMC分化
无论把原因归咎于历史因素还是现实人为,呈现出来的事实现状是,十余年后,四大AMC的财务状况与经营能力已高下鲜明。
信达、华融经营状况较好,而东方、长城财务包袱沉重。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考虑资产减值准备对净资产的直接冲减,长城净资产实际上为负值。”
记者查悉的数据显示,2010年末,长城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22亿元,全年实现合并口径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115%,完成年度预算的170%。但拨备后的净资产数据未能获得。
其他同业情况分别为:信达截至2010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资产309亿元,2010年全年净利润90亿元,领先同业;华融截至2009年底的资产总额456.89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90.27亿元,201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0.18亿元;东方2010年全年实现拨备后净利润10亿元,拨备后净资产约130亿元。
财政部做减法 AMC金融子公司牌照或仅留三张
接近长城的人士受访时告诉记者,长城的财务困境主要由于2004年、2005年的商业化收购,“资产情况不好、竞标价格高。”官方数据显示,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长城向信达收购中行、建行可疑类不良贷款,最终竞标收购了中行可疑类贷款中的7个资产包。2005年3月至6月,长城竞标收购了工行可疑类贷款的17个资产包,金额2570亿元。
而长城由于初期承接的政策性不良贷款问题重,其政策性处置现金回收也最少。2006年底,长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基本处置完毕,累计处置原值3206亿元,占购入原值的95%;累计回收现金334亿元,现金回收率仅10.4%。
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四家AMC是否有必要一视同仁、全部保留?
在确定AMC商业化转型总体方针之前,市场曾广泛传言,四大AMC随十年存续期的结束,通过收购等方式,重新收编其对应的四大国有银行。不过,“分则容易,合则难”,与四大行同级别、羽翼渐丰,尤其是金融牌照齐全、已搭建起金控雏形架构的AMC,怎甘心寄人篱下。
“从发挥的功能、业务的同质性等角度而言,四家AMC,未来保留一家都可以。”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24日对记者表示。但若论执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三张牌照为限
最初国家对四家AMC十年“存续期”的制度性的设计明显体现出,国家对AMC是化解国有银行不良危机的一种尝试性过渡安排。
而十年之后,AMC蓬勃的生存能力和业务发展态势也是决策层始料未及。目前,四家AMC无论有无完成改制,均在积极进行业务转型。一方面,资产处置手段由单一债权追索逐步发展成为综合运用重组、并购等方式盘活企业资产;另一方面在经营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他们拥有了金融租赁业务、证券经纪业务和风险投资业务。
这在金融牌照极其稀缺的时代,足以令其他金融机构羡慕不已。
例如,信达已初步形成以不良资产和托管重组为主业,包括各种金融业务及房地产和债转股在内,产融一体的集团公司,下设10家平台公司。金融板块包括信达证券、幸福人寿、信达财险、信达澳银基金、信达金融租赁、中国金谷国际信托。
华融旗下也拥有了华融湘江银行、华融金融租赁、融德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证券、华融国际信托、华融置业等10家平台公司。
东方的平台公司包括东兴证券、东方金城国际信用评估公司、东银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外贸金融租赁公司、邦信资产管理公司、大业信托。
长城则拥有新疆长城金融租赁公司、长生人寿、深圳长城国盛投资担保公司、金桥金融咨询公司、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等九家控股子公司。
对金融牌照的渴求远不止如此,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业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这是AMC拓展的重点。各家AMC均在向自己未涉及的金融行业挺进——记者获悉,华融、长城在寻觅和收购信托牌照,东方则在收购保险公司。
资产处置业务的空间在缩小。相应的,多元经营的作用突出起来。“四家公司转型的目标均是发展成为投行或金融控股公司。尽管各家目前都把不良资产处置经营作为主业,但我们深知,未来的机会还是在于基于平台子公司的商业化业务,不良资产处置的空间已经不大,新业务拓展能力是决定转型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然而,有关决策高层似乎已经隐约发现,AMC平台扩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比如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其庞杂的金控架构带来的风险监管难题。
财政部对AMC商业化转型的基本设想就包括精简平台,“每家只能保留三家金融子公司,选择对自己最优的平台,其他的退出。”上述消息人士指出。
但记者采访的多位AMC人士均表示,这一计划恐怕最终会不了了之。“平台公司要‘少而精’,思路是对的,但只保留三家,不切实际。我认为,这个要区分对待,对于经营状况以及母公司控制力良好的平台公司,应允许其存在。”其中一位人士表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