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日前发布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在为险资投资不动产划定路线图的同时,也设置了红线。该《办法》指出,险资不得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包括一级土地开发),不得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得投资未上市房地产企业股权(项目公司除外),不得以投资股票方式控股房地产企业。
而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人寿是否会因监管限制而转让国有地产的提问时,杨超表示,国寿地产未来将作为公司建养老社区的一个项目公司继续存在。另有中国人寿内部人士透露,国寿地产是对过去国寿集团内部不良资产进行管理的一家公司,与商业地产业务无关。
除国寿地产外,中国人寿还是在港上市的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约24.08%。由于并没有实现控股,符合“不得以投资股票方式控股房地产企业”这一规定。近期远洋地产发布中报披露,持股占比16.85%的第二大股东中远国际有意出售所持股票,退出远洋地产。不过,热衷于地产投资的中国人寿很可能因监管新政而无缘增资扩股。
“持有远洋地产股票属中国人寿的财务投资,而非战略投资。”杨超指出。据了解,这一财务投资在上半年给中国人寿带来的回报率达到7%。
中国人寿同时对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方面表现出极大兴趣,此外,公司早已决定对符合投资标准的银行进行“一参一控”。“要想尽一切办法推进,并在合适的银行中进行选择。”杨超表示。
对于何为“合适”的银行,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解释,主要是指具有发展潜力,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对中国人寿的保险主业发展能形成互动的银行,并能有助于证券、基金、信托等非保险主业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人寿已对广发银行、民生银行进行财务投资,未来能否成为其控股公司受到市场关注。不过,即使是财务投资,已经为中国人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中国人寿自2006年介入广发行,2007年投资广发银行的年化收益率就达到9%以上,今年上半年接近13%。
洽购民生银行?中国人寿未来肯定要控股一家银行
昨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寿“全球开放日”活动移师成都,包括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总裁万峰等高层齐齐亮相蓉城,与50多位境内外分析师、投资者,80多位境内外媒体代表,就中国人寿几年来的市场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谈及最近备受市场关注的国内首例保险公司控股银行的案例: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的所谓“平深恋”,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透露,中国人寿未来肯定也会控股一家银行,这是公司的既定目标,但至于什么时候、选择怎样的银行,则要看市场机会。杨超表示,目前选择面很宽,主要看该银行发展潜力大不大,对公司的寿险、产险、养老等业务是否有提升作用等。
洽购民生银行?
国寿称“还没谈过”
究竟什么样的银行才合中国人寿的“胃口”?杨超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是收购对象要有利于公司的整体战略;二是有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三是必须有利于公司主业发展。”
事实上,对于中国人寿可能收购某家银行的话题,市场一直不缺传闻,前一阵就曾传出国寿可能谋求控股民生银行。对于该传闻,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明确回应:双方根本“没有谈过”。刘家德表示,国寿是民生银行和广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在业务上大家也有合作,但两项投资目前都属于财务投资性质。
刘家德还向媒体披露了这些年中国人寿做PE投资的一些情况,他表示,“公司对未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比较理想,以广发银行为例,广发银行是2006年重组时,中国人寿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的,2010年上半年该笔投资年化收益率达13%,另一家参股的远洋地产年投资回报也达到7%。”
预定利率若升至3.5%
人身险保费将下降20%
7月9日,中国保监会的一则通知如同一枚重磅炸弹,震动了平静许久的保险市场。这就是《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通知提出将放开传统人身保险2.5%的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自行定价。如今,《征求意见稿》发布已2个月,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也过去了1个多月,保险市场关于放开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的讨论依然“热络”……
预定利率放开对保险公司究竟有何影响?就成都商报记者的这一问题,中国人寿总精算师邵慧中表示,放开预定利率仅针对传统人身保险产品,目前市场主流产品为分红险和万能险,而传统产品仅占市场3%,因此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邵慧中介绍,经测算,预定利率如果由2.5%升至3.5%,对应人身保险产品保费大致可降低20%,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成都商报记者 刘锋
昨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寿“全球开放日”活动移师成都,包括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总裁万峰等高层齐齐亮相蓉城,与50多位境内外分析师、投资者,80多位境内外媒体代表,就中国人寿几年来的市场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谈及最近备受市场关注的国内首例保险公司控股银行的案例: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的所谓“平深恋”,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透露,中国人寿未来肯定也会控股一家银行,这是公司的既定目标,但至于什么时候、选择怎样的银行,则要看市场机会。杨超表示,目前选择面很宽,主要看该银行发展潜力大不大,对公司的寿险、产险、养老等业务是否有提升作用等。
洽购民生银行?
国寿称“还没谈过”
究竟什么样的银行才合中国人寿的“胃口”?杨超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是收购对象要有利于公司的整体战略;二是有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三是必须有利于公司主业发展。”
事实上,对于中国人寿可能收购某家银行的话题,市场一直不缺传闻,前一阵就曾传出国寿可能谋求控股民生银行。对于该传闻,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明确回应:双方根本“没有谈过”。刘家德表示,国寿是民生银行和广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在业务上大家也有合作,但两项投资目前都属于财务投资性质。
刘家德还向媒体披露了这些年中国人寿做PE投资的一些情况,他表示,“公司对未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比较理想,以广发银行为例,广发银行是2006年重组时,中国人寿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的,2010年上半年该笔投资年化收益率达13%,另一家参股的远洋地产年投资回报也达到7%。”
预定利率若升至3.5%
人身险保费将下降20%
7月9日,中国保监会的一则通知如同一枚重磅炸弹,震动了平静许久的保险市场。这就是《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通知提出将放开传统人身保险2.5%的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自行定价。如今,《征求意见稿》发布已2个月,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也过去了1个多月,保险市场关于放开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的讨论依然“热络”……
预定利率放开对保险公司究竟有何影响?就成都商报记者的这一问题,中国人寿总精算师邵慧中表示,放开预定利率仅针对传统人身保险产品,目前市场主流产品为分红险和万能险,而传统产品仅占市场3%,因此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邵慧中介绍,经测算,预定利率如果由2.5%升至3.5%,对应人身保险产品保费大致可降低20%,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成都商报记者 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