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6日
据知情人士周三向道琼斯通讯社透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已向金融机构发放法规草案,将首次允许金融机构利用信贷衍生品来对冲风险资产。此举或许有助于搞活国内衍生品市场。
银监会一直对新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相关的潜在风险保持警惕。
据知情人士称,银监会在法规草案中指出,如果金融机构推出新产品的目的是用于对冲风险,那么每种新产品都须获得银监会批准。
这位拒绝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银监会还表示,希望将中国自有的信用违约掉期与债权人、而不是与特定债务相挂钩。
这将标志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义的重大转变,因为自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在去年11月份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以来,特定债务一直被作为指定资产。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指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简单的基础性信用衍生产品,即可交易、一对多、标准化、低杠杆率的信用风险缓释合约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被业内认为是中国对世界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一个创新,类似于国际上的C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