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美债市场正要与金融压迫迎头相撞 旁观者应适时回航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6日

  美国国债市场正要与“金融压迫”迎头相撞,是时候将你的舵转到右舷,安全回航了

 

  1969年,本人是一名卑微的海军少尉,职责之一是在舰长睡觉时替他值班。在越战年代,舰长不可能无时无刻都在当值;因此,情况相对平静时,其他军官就有机会暂代舰长职务。有一次当值,舰长竟然掌着舵睡着了,那艘油轮差20码就撞上我们这艘载着150位年轻船员的舰艇。

  40年后,我发现自己处于类似的处境。我与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像舰长一样,共同掌管PIMCO(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号航空母舰。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那天,“全球金融号”油轮处于自动航行状态,但PIMCO号早已改变方向,避过相撞,此后基本上一帆风顺。

  但是,这比喻难免令人想问:现在有什么油轮正处于即将相撞的状态?事实上,目前雷达屏幕上似乎正有许多光点,但我现在想沿着前几个月《投资展望》的路线,讨论投资组合面对的实时威胁:低政策利率(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以及随着通胀加剧,由此造成的日趋严重的实际负收益率。

  美国AAA级主权评级的信用素质日趋恶化,尽管我们已就此提出数年警告。我们将美债持仓降至最低程度,主要是考虑到美国资产负债表的前景,而不是眼前的问题。

  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贝伦·史班西亚(M. Belen Sbrancia)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分析了历史上一些国家政府如何尝试摆脱债务危机的千钧重担。

  就英美等发达国家而言,上世纪40年代中期起的一段时间(当年的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主权债务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是当局偷储蓄者钱的起点;我们也可以称这种行为为“金融压迫”(financial repression)。

  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对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令通胀加剧,在此情况下,美国财政部将较长期国债收益率限制在2.5%之内,确保政府负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可以降低。若储蓄者从国债上得到的回报仅2%,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则有5%,那么国债余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就能从116%的高点逐年降低。

  两位作者发现:“就美国和英国而言,借由实际负利率清算掉的国债平均每年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4%十年之间就迅速减少了相当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30%-40%的债务(不计复利)。”即使利率“封顶”的做法在1951年被联储局与财政部协议取消,极低/实际负利率政策一直持续到1979年“沃尔克(Volcker)革命”。到那时,美国(及英国)的公共债务已回到正常水平,主要是靠“压迫”储蓄者,牺牲他们的利益逾30年之久。

  莱因哈特的金融压迫论指出,在“债务清算”过程中,即使债券价格并未下跌,储蓄者也可能因为当局的偷钱伎俩而蒙受损失。因此,有关6月30日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是否将推高收益率、压低美债价格的争论,某种意义上说是次要的。即使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保持在目前的3.30%,而联邦基金利率则维持接近0%,储蓄者和金融中介机构仍将因为这样的利率而遭蒙骗、偷钱。

  债券投资者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投资美元国债,比如出于指数化操作、惯常做法、法规要求,或只是掌舵时睡着了。目前他们每年正被骗走1%-2%(相对于历史常态),许多情况下还得忍受明确的实际负收益率。莱因哈特的历史研究若有参考价值,则投资者应预期这种情况将持续多年,如果不是数十年的话。

  沃尔克革命为投资市场带来可观的实际正利率后,债券(及股票)投资者搭了逾30年的顺风船。但是,如今政府当局试图施行金融压迫,债券投资者因此必须起来反抗。他们的船或许应取名“凯恩舰”(USS Caine),以纪念银幕上那场叛变——虽然造成一些创伤,但全体船员最终安全回航。〔译注:作者是在讲1954年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美国电影《凯恩舰事变》(The Caine Mutiny)〕

  PIMCO不是想煽动大家在这艘新船上叛变,但认为投资者应再度提高警觉,把握世界各地的债市“安全利差”机会,包括新兴市场收益率较高的非美元债券。

  许多新兴经济体的资产负债表较干净,实际利率也比较高,不像一些发达市场那样受当下及未来的“压迫”困扰。若你非要AAA评级不可,加拿大或澳洲债券或许符合你的需要。美国国债市场正要与“金融压迫”迎头相撞,是时候将你的舵转到右舷,安全回航了。

分享:

来源:《财经》杂志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