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周轩千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7日
临近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再度升温。根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统计,5月19日至25日的一周内,共有308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较前一周增长32.2%,是近期理财产品发行最多的一周。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势头尤其猛烈,这不仅表现在产品总量上,也表现在发行产品的银行数量上。而这与银行的揽存压力直接相关。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4月的2011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表示,银行要按月度监测日均存贷款流动性水平,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
“银行需要保持在比75%低2到3个百分点的水平,才能保证每天都满足日均存贷比监管要求,这显著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国信证券分析师表示。
“这对银行业务影响较大,银行可运用信贷资金受到存款总量的影响,存款总量越大,银行可运用资金量越大。如果银行连续出现存贷比超标的情况,监管部门将对其信贷规模等各方面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所以,各银行为了不影响利润,想方设法拉存款,目前的主要途径还是发行理财产品,以及采取各种优惠手段吸收存款。”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表示。
5月19日至25日期间,共有21家银行发行了理财产品,其中,中资银行19家,较上周增加3家;外资银行仍保持在2家。这7天内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较上周增加75只,外资银行发行7只,中资银行发行301只。发行数量最多的两家银行是交行和中行,分别发行了66只和39只。
月末、季末的揽存效应同样体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特征上。在这308只银行理财产品中,1个月以下理财产品有88只,占总发行量的28.57%;1—3个月理财产品有114只,占比37.01%;3—6个月理财产品占比为19.81%。6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占比达到85%。而6—12个月、12—24个月、24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占比分别为9.42%、4.55%和0.32%。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监管的深入、日均存贷比监管政策的全面铺开,银行月末突击的办法将告失效,目前银行还在适应的过程中。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近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将会渐趋规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前4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达到5429款,同比增加3061款,增幅达到129%。据估计,新发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2%,这一规模已经远远超过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一半。
在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本周银行理财产品综合评级排行榜上,前10名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平均为4.378%,高于目前的1年期存款利率3.25%,也高于上周前10名产品平均4.036%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