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中产精英 >> 正文内容

七成专家认为个税起征点偏低 应随物价上涨调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7日

    孟斯硕 谢雪琳

    本月底,个人所得税税法修正案草案将结束公开征求意见。

    从公司经理到咖啡店打工妹再到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密集参与座谈,有些更是面对面地向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提出建议。

    作为本次个税法修改的核心议题,围绕免征额的争鸣即体现在“度”上。

    无论是草案提出的3000元,还是外界建议的4000元甚至是5000元,免征额提高幅度有待草案二审考量。学术界的一大聚焦则在于“余量”。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未来免征额还应随物价水平的上涨做相应的调整。

    新华社近日则援引专家观点称,个税免征额的设置应有一定前瞻性,根据物价走势,个税免征额如上调至3000元,三年内将可能被城镇居民实际消费性支出超过。届时,个税免征额将再度面临上调压力。

    免征额能否跑赢物价

    高校教师、公司经理、咖啡店打工妹、银行职员、煤矿工人……近日,16位社会公众代表应邀来到全国人大机关,与全国人大有关部门和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座谈。

    草案提出将个税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公众代表对此看法不一。

    来自湖北黄石市华新水泥股份公司的销售员罗远景提出:“个税起征点应从3000元提高到4000元,这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对低收入者来说,可谓雪中送炭,大大改善生活。”

    实际上,上述看法,基本反映了社会上对于免征额的主要观点。

    根据网易近期对百名国内经济学家做的调查,在100名经济学家中,69%认为此次免征额设置得过低,应该提高。只有2名认为免征额设置得较高。有8名经济学家认为免征额设置在4000元较为合理,有55名经济学家认为应将免征额设置在5000元,有11名经济学家认为10000元的免征额才是最合理的。

    个税费用减除标准到底该多高,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定论,正如参加这次座谈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系教师曹静韬所言:“我们各位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起征点怎么调都很难让所有人满意。”

    此前,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免征额的设定是为了体现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不纳税的原则,2011年按照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性支出增长10%测算,约为2384元/月,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草案拟将减除费用标准定为每月3000元。

   “1994年以后,个人所得税开始走向民间。从1994年以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已经历了两次调整,免征额应基于生活成本费用而确定,考虑到2008年3月至今,免征额3000元已足以反映两年多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状况。”杨志勇告诉记者。

    但他认为,未来免征额还应随物价水平的上涨做相应的调整。关键的是,要建立起免征额与物价变化的联动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也表示,可以将免征额“指数化”,根据物价等相关因素的涨幅,3~5年自动调整一次。

    经济学家华生(微博专栏)近日发布《变个税改革多输为多赢的替代方案》指出,目前提出的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太不公平”,而且“力度过小”。

    华生指出,目前提出的草案,国家共减少税收1200亿元,即3亿工薪收入者大约每人400元,每月平均33元,力度太小。同时,占72%的2600元以下工薪族(2000元起征点加三险一金扣除)分到额为零,月薪3360元以下的低收入阶层所得低于400元,而月薪万元上下的中等收入阶层获益4000元左右,相当于1个人分享了10个低收入者本应享受的份额,既扩大了收入差距,又缩小了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应当改变思路,更新方案。

    杨志勇给出的一个建议是下调个税的整体税率,包括最高边际税率。“这样做,一是可以稳定中产阶层;二是有利于税收的国际竞争,防止税源流失。”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孟斯硕 谢雪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