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太保资产招兵买马拟专设股权投资部门

来源:新浪    作者:张云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7日

  迟来的一份《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为险资进行股权投资注入了兴奋剂。

  本报获悉,配套细则出来前,已经有多家险资企业专门成立了直投部门,专做股权投资。按照截至今年6月底保险资金达到4.52万亿元的规模计算,大约有2260亿元的险资会涌入股权投资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行业最大的股权投资试水者,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路径值得试水初期的险资借鉴。

  招兵买马

  “我们正在招人,准备成立专做股权投资的部门”,太保资产管理公司人士透露,初期的战略主要是投资未上市的公司股权,尤其是中小板市场上,收益高风险也高,更需要专业人士来做这块。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则更快一步,早在《办法》出来之前,就组建了一个名为“直投”部门的团队,剑指股权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从国际市场的经验来看,险资是公认仅次于养老基金最适合投资于股权投资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优质企业股权是险资的重要投资领域。此次保监会从政策层面正式认可险资进行股权投资可谓为险资的出路寻找到了合适的出口。

  《办法》规定,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资金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

  按照截至今年6月底保险资金达到4.52万亿元的规模来计算,这意味着将有约2260亿元的保险资金涌入股权投资市场。

  同时对于投资的领域也做了细化,如保险资金只能投资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或是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股权,或具有明确的上市意向及较高的并购价值。不得投资设立或者参股投资机构,不能投资高污染、高耗能等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技术含量较低、现金回报较差的企业股权。同时规定,不能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长久以来,险资参与股权投资的特例只限于全国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的股权投资也只限于与保险相关的金融行业,大大局限了投资渠道。

  虽然在此次细则中没有再次申明,造就无数富翁神话的创业板仍旧是险资投资禁区。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部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创业板的平均发行股价和市盈率偏高,盘子又小,股价波动太大,对于保险资金来说,风险太大,因此一直不允许投。

  迂回战术

  虽然政策一出,市场叫好声不断,但是,投资政策对保险资金来说属于长期利好,短期对保险企业的影响还不明显。

  中国太保旗下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于业明也表示,新出台的保险投资管理政策效果体现在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上,预计要花两年时间。

  “这主要是由于股权投资的特性决定的,从前期的上市调研,选定目标,再加上上市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和附加的套现条件,投资收益的周期就拉长了。”

  另外还规定,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权,可以运用资本金或者与投资资产期限相匹配的责任准备金,即PE基金存续期高达10年,需要缴费期10年的养老险与终身险相匹配,否则容易形成保险公司资产错配,往往造成保险公司在某段时期出现偿债能力不足的窘境。

  直接投资紧张推进,间接投资领域对于险资来说已不陌生。

  2006年,中国人寿收购了南方电网192亿股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同年,还出资10亿元参与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首期募集。

  2008年,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牵头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等公司组成保险投资团集体出资160亿元参与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占总股份的13.93%。

  此外,中国平安 早已通过平安信托设立了PE平台——平安创新资本。

  新入行的保险系PE仍有着明显的短板。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林婉婷表示,保险企业参与PE投资在政策上获得允许只是一方面,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小保险公司应在投资风险评估实力方面有所加强。

  作为行业最大的试水者,全国社保基金无论是直投还是参与投资基金的经历都非常丰富。2003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获国务院特批,在中石化上市前投下第一单,随后在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时,对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工商银行各投100亿元,并获益不菲。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弘毅投资产业基金和鼎晖股权投资基金都有其身影。

  业内人士表示,社保基金受政策特惠较多,但其投资路径依旧值得试水初期的险资借鉴。


分享:

来源:新浪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