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江帆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0日
在当今中国保险界,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有一个成为“金融集团”的愿景。而早已搭起金融集团构架的大型保险公司则在加速打造自己的升级版本。走在最前面的中国平安 ,不仅有较强的保险主业,还有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和平安信托。
中国人寿除了有强大的主业以外,近几年一直将眼光瞄准银行,下一步就是要寻机控股一家银行。
中国人保自去年10月19日完成集团改制整合之后,已经持有保险、证券、基金、期货、信托等多张金融公司牌照。
金融集团的竞争已经在大型保险公司之间渐次拉开帷幕。
看点之一:
银行资源成为保险投资首选
近年来,保险和银行的合作日益密切,银保业务量越来越大。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相互持股、相互收购案例不断增多。银行资源越来越多地被大型保险公司纳入资源组合之中。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与深发展之间的收购引人注目。在此之前,中国平安的构架中就已经有了寿险、产险、银行、证券、信托等主要金融产业。此次纳入深发展,无疑给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发展格局增添了更大的推力。
面对中国平安在综合金融发展格局上的提速,分别拥有中国最大寿险市场份额和产险份额的中国人寿 和中国人保岂能袖手旁观?
在几天前举行的“2010年中国人寿全球开放日”上,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再次强调,中国人寿的最终目标是“成为资源配置合理,综合优势明显,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国际金融保险集团。”他说,保险是中国人寿的核心主业,而资产管理公司、银行、证券、基金、信托是非保险核心主业,也是中国人寿要大力发展的领域。
对于银行投资问题,杨超明确表示:“对银行的参股、控股是我们一定要推进的,这符合中国人寿的战略定位。现在银行机构很多,如果有合适的银行,我们会利用中国人寿的网络、机构和队伍,将其做得很大。具体什么时候控股,是选择一家或是两家,需要看时机。纳入银行资源,将对我们公司的发展战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中国人寿目前已经持股的广发银行和民生银行,为中国人寿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比如对广发银行的投资,从2007年开始,中国人寿的年化收益率就在9%以上,而今年上半年广发行带给中国人寿的投资回报率已经接近13%。
中国人寿对控股银行可谓志在必得。杨超还透露了选择银行的标准,主要是看发展潜力。包括银行业务能否与中国人寿寿险、财险、养老险等业务互动;是否有利于推进中国人寿整体战略发展和主业发展;是否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等。
“我们选择银行的区间很大,不论它是区域银行还是地方银行,只要有条件都可以做成全国性银行。”杨超如是说。
相对于中国人寿进军银行业的高调,中国人保则略显低调。同样是在近日的一个大型媒体见面会上,中国人保方面只是表示,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并关注银行对保险业务发展的影响,也在寻求合适的银行,等待时机成熟时进入。不过这种“低调”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保在投资银行方面的停滞,只是暂时的策略而已。早在两年前,中国人保集团公司总裁吴焰就表示过,中国人保将在银行和证券领域有实质性的进入。去年11月,中国人保与其他几家央企同时持有了杭州银行的股份。
此外,中国人保在银行投资上的这种“低调”也可能与一直忙于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关。2009年9月,中国人保集团成功完成了整体改制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问题一直被社会关注。近日中国人保方面再次明确表示,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已经有实质性进展,年内完成应不成问题。
另据了解,中国人保近年在逐步加大投资板块的建设力度,已经形成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股票、债券市场投资的人保资产;负责债权、股权日常投资的人保资本和负责不动产投资和管理的人保控股。相信近期监管层出台的系列投资新政,还将给资金增长迅速的中国人保带来新的投资空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