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财子佳人 >> 正文内容

当音乐邂逅美酒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都说红酒是艺术家的情人。在吕思清的眼中,醇厚的红酒成了流淌的美妙音符。作为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项的东方第一人,吕思清在音乐中倾注了毕生心血。当红酒进入他的生活后,他的音乐更添动人心魄的魅力。

    与红酒的不解之缘

    商报:您在17岁时就获得了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金奖,而后经常去世界各地演出,所以您拥有诸多品尝美酒、美食的机会。我们知道您对红酒有极大的热情,那么您与红酒是如何结缘的?

    吕思清:我在年轻时就有许多前往欧洲参加演出的机会,当时国内对红酒了解的人不多,所以当时我对红酒还很陌生。初到欧洲时,我看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处处是红酒,原来离我们那么遥远的红酒在欧洲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商报:最初接触红酒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吕思清:当时我对红酒文化并不了解,只意识到了红酒对于西方人的重要性。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红酒是去美国留学时,朋友带我去了纳帕溪谷。那是美国很有名的红酒产地,如电影画面般美丽的葡萄庄园景色深深印在我心里。同样印象深刻的就是深藏在酒窖中的美酒,那是我与红酒的初次邂逅。

    把红酒当做艺术来享受

    商报:您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真正了解红酒的?

    吕思清:我真正意义上了解红酒,还是七年前通过我的老乡高大强。他对红酒有着很深的造诣,通过他,我了解到很多红酒文化的精髓。

    商报:您曾说品酒是自己的最大爱好。小提琴同样是您不可或缺的,古今中外,品酒与艺术总是密不可分,您认为红酒与音乐之间有着怎样微妙的关联?

    吕思清:从职业角度看,红酒和音乐是有差异性的。但我认为,我们要借鉴法国人的态度,那就是把红酒当做艺术来享受。如同音乐一样,红酒本身也有性格的变化。波尔多是典雅、高贵的代表,而勃艮第则彰显醇厚、坚韧。

    在东西方差异中获取一致

    商报:作为中国人,接受深厚东方文化熏陶的同时学习西方音乐艺术,之后又对红酒产生兴趣,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吗?

    吕思清:可以这么理解。东西方文化毕竟有其个性的一面。中国白酒与法国红酒的差异不仅在原料上,还在酿造的工艺上。我想这种差异还来自于民族文化,尤其是社交文化。西方经常会举行酒会,参加者需要站着,便于互相来往自由交往,在那里,酒和沟通是最重要的。而中式聚会多是圆桌形式,和你交流最多的往往只能是挨着你的人,这时,吃什么、酒能喝多少成了最重要的了。中餐经常是酒配餐,而西餐却是餐配酒。可见不同的文化都体现在了酒上。

    商报:这种差异也会体现在音乐方面吗?

    吕思清:当然。我国的传统音乐注重旋律性,如果将主旋律比做“家”,我国的传统音乐会离“家”更近一些,而西方音乐则离“家”远一些,他们会经历很多的起伏,好似翻山越岭一般。不过我们可以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毕竟东西方对于美好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就如同用西方古典乐器小提琴来诠释东方古老的爱情故事《梁祝》。

    品味红酒实是品读文化

    商报:红酒给您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吕思清:主要是对生活品质的一种提升。阅历是随着生活逐渐沉淀下来的,所以“酒是陈的香”。

    商报:作为资深红酒专家,同时也是本刊顾问团成员,您对红酒爱好者有何建议?

    吕思清: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学习。红酒浓缩着深厚的文化,只有知识增长,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红酒的文化内涵。其次,不要盲目追求品牌。有时一款性价比高的红酒也会对你的心灵产生触动。现在国内部分消费者过于迷信品牌,一味追求高价位,其实没有必要。

    商报: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如何才能掌握品酒的本领呢?

    吕思清:我认为“实践出真知”。我的一位美国小提琴鉴定家朋友告诉我,他之所以对小提琴了如指掌,就是因为他上的当太多了。品酒同样如此,要多尝试。此外,国内不少红酒爱好者往往容易忽视酒的保存。目前有5%的存酒问题来自于酒塞,有时木塞出了问题会严重影响酒的保存质量。

    商报:品酒是一种高雅文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皆如此。但毕竟红酒在中国成长的时间并不久,您在东西方音乐艺术交流方面做了很多贡献,未来在红酒方面是否也有所打算?

    吕思清:对我而言,小提琴永远是最重要的。如何传播红酒文化,我还没有考虑完善,在我看来品酒是一种很私人的享受。目前我是在把这种品酒文化传播给周围的朋友。向外界推广方面,我认为没有必要以教科书般的方式来普及,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红酒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商报记者 师兴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师兴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