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AIG“赎身”计划行将出炉 美政府加紧部署退出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30日

  过去两年来,因为在危机期间接受巨额政府援助而免于破产的美国国际集团(AIG)一直处于纳税人苛责的视线之中,这让其时时感觉有如芒刺在背,更始终无法重塑其作为美国头号保险业巨擘的可信形象。不过,这样的日子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纽约联储以及其他一些在2008年参与援救AIG的相关各方近期正在密集讨论有关退出在AIG持股的计划,预计本周或有可能敲定最终方案,而AIG则最早有望于明年完成“赎身”。

  2008年9月,雷曼公司倒闭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为避免悲剧再次上演进而引发更大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美国政府陆续向AIG提供了总额达1823亿美元的纾困资金,令其持股比例高达80%,而AIG也就此被事实上“国有化”了,在包括薪酬体系在内的一系列企业决策中失去自主性。在此之后,为了尽快筹资还债以恢复自由身,AIG陆续出售了总额约300亿美元的旗下资产,同时大刀阔斧拆分既有业务,包括今年3月份以150亿美元将其海外人寿业务出售给大都会人寿,并计划在其麾下友邦保险下月于香港上市筹资后再售出其手中所持有的半数股份。据称通过上述举措,AIG将有望于今年年底的最后期限前偿还纽约联储于危机时提供的210亿美元贷款。

  尽管如此,多数分析师认为,AIG要其凭借自身力量回购美财政部的巨额持股仍很遥远。而从美财政部近期宣布的一系列涉及退出的举措来看,政府的主动退出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财政部和纽约联储官员以及一家危机期间成立的代表纳税人持股的信托公司代表已与AIG进行了数周磋商,讨论如何将政府持股以合理顺畅的方式转变成私人持股。据熟知内情的人士透露,目前美财政部的计划是在今年年底前将其持有的490亿美元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使其变为更易流通和估值的资产,之后再逐渐将手中所持股份出售给私人投资者。不过,这样做相当于是摊薄了AIG现有的普通股,从而令美财政部的持股比例从现在的80%升至90%。

  分析人士认为,在现阶段撇清政府与AIG的关系将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其中一部分原因是AIG目前的总体状况仍然疲弱,尽管其在两年间的重组和改革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现在显然还无法证实其是否已经准备好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正常运转。另外一个困难就是2008年AIG事实上得到的是多方救援,各方使用的援助方式也不尽相同。参与设计退出方案的官员必须找到一种办法,确保各救援方能够全身而退,同时不会导致包括AIG在内的任何一方利益受损。

  目前,相关谈判的一个核心争论话题就是精简后的AIG到底值多少钱。在这一点上,AIG的管理层和董事会与监管机构之间存在较大分歧。理论上讲,AIG的价值将取决于其所余业务在未来能够带来的价值,这主要是指其旗下的一般保险业务部门(美亚集团)以及美国人寿和退休保险业务部门(Sun America Financial),对此AIG的信心显然要远远大过监管机构。据知情人士透露,为缩短双方认可的差距,美政府目前已同意允许AIG向其他股东发行备兑权证。这样,如果AIG股价日后大幅上升,那么持有权证的私人投资者将从中受益。此外,发行权证对现有股东还能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避免后者因AIG普通股可能被摊薄而急于抛售所持股票。“确保股东不会抛售AIG股票,这对于保护纳税人利益是非常必要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财政部官员表示。目前美政府和AIG正在就权证定价问题展开讨论,前者倾向于抬高其定价,以确保其日后出售时也能从中获利。

  针对美国政府酝酿中的退出,市场上也不乏各种担心。最主要的担心就是前面提到的私人投资者可能会因为股票被摊薄而急于离场,这不仅会重挫AIG股价,同时也将直接威胁到纳税人的利益。与此同时,政府退出将使得AIG的未来呈现更多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导致公司信用评级被下调,进而损伤其出售保险乃至盈利的能力。业内人士分析,要想平滑实现政府退出,同时又避免降级,AIG要做的功课还很多,包括要找到一家合作银行为其提供信贷安排,以取代危机期间纽约联储扮演的角色。当然,如果其足够幸运,能够吸引到有实力的私人投资机构部分取代美财政部之前扮演的角色,那么这个保险业“大鳄”将有望最终走出危机与援救的阴影。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