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已经体会到银行资本进入之后所带来的业务提速:今年前8个月,交银康联人寿沪上实现保费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712%;汇丰人寿沪上实现保费收入7532万元,同比增长278%。
不过,银行系保险公司在成立之初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段艰难的磨合期。期间,保险公司在部门设置、政策制定、人员调整方面或多或少会遇到并埋下一些隐忧。有知情人士表示,在银行资本进入保险业的同时,也必定会有许多银行管理者的加盟。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两个原来不同的行业的高管初始合作共事难免会在经营策略上产生分歧。此时,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形成“1+1≠2“的状况,令双方的优势难以形成合力,甚至导致银行系保险公司内部矛盾升温。
银保驱动增长
对于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发展前景,太平洋人寿上海分公司办公室相关人士指出,近年来银保渠道成为 “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迅速提升保费规模,但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不过银行系保险公司天然的优势可减少这部分投入,而且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更容易获得银行的支持。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交银康联人寿和汇丰人寿的业绩几乎全部由银行渠道拉动,两者的银保渠道保费占比高达90.8%和84.6%。而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交通银行 专门提供沪上108个网点,供交银康联人寿销售4款分红险新品种。而太平洋安泰人寿和金盛人寿的银保渠道保费占比仅为3.3%和11.1%,一旦建行和工行入股布局完成,其保费增长前景可期。
不过,业绩迅猛增长也与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基础较弱有关。 2009年,交银康联人寿、汇丰人寿在沪上的市场份额仅为0.17%、 0.04%。从总体来看,银行系保险公司尚未掀起太大的蓬头:今年前8个月,交银康联人寿、汇丰人寿、太平洋安泰人寿和金盛人寿4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也仅为2.83%。
磨合是道坎儿
交银康联人寿的高管队伍,就属于典型的银行、保险各占半边天的格局。董事长彭纯,既是现任交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同时又是交行旗下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足以看出交行对这家参股险企的重视程度。总经理关浣非,曾任交行香港子公司交银保险董事长,并参与太平洋保险香港公司的组建。
“以交通银行副行长出任保险公司董事长,足以看出对这家参股企业的重视程度。而关浣非保险从业资历丰富,有很高的管理技巧,也有很宽的国际视野。 ”业内人士因此对交银康联人寿高层评价相当高。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执掌交银康联人寿不满1年,关浣非已萌生去意。由于同时在香港公司任职,沪港两地跑难免使得有些具体工作难以兼顾。此外,在国内金融领域,一直就是“大银行、小保险”的格局,因而两者在经营理念、执行方式上难免存在差别,双方制定战略时的意见不合也有增多的迹象。
另一方面,工行入股金盛人寿虽然还没有等到正式批文,但对于工行接近70%绝对控股的介入,更多金盛人寿员工想到的是另谋出路,认为:“现在是资本说话的时代,从之前几家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实际运作看,因分支机构和部门设置的变动,出现不少中层管理者外逃的现象,老员工的留存率并不高。 ”金盛人寿相关人士无奈表示。
从另一个角度看,创业期的银行系保险公司以时间换规模,将力争在短期内实现保费收入的飞跃。
有业内人士预测,一旦过了这个规模增长的阶段,银行系保险公司还是要重新回到业务结构调整的起点,将更多的资源倾向个人保险业务和团体保险业务。到那时,现在的机构布局、人员安排又需要再度变化,对资深保险高管的需求又可能掀起新一轮的磨合。
本刊顾问、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指出,银行系保险公司开业1年内的磨合期将是一道坎。这将决定新公司的市场定位以及经营策略的连贯性,从短期看,银行系保险公司能给合股的中小寿险公司带来业务的迅猛突破,但尚难对保险市场现有格局带来太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