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菊花之乡硫磺疑云:每年200吨硫磺菊花流入市场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周义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9日

中广网射阳6月8日消息(记者周义)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号称中国药材之乡,又自称为菊花之乡。因为洋马镇生产菊花、瓜蒌、黄芪等中药材,其中菊花的产量占相当大的份额。很多种植或者加工、贸易的农民也都靠菊花发了家,但是在每年两千吨上下的菊花产量中,却有大约200吨用硫磺熏制的菊花充斥其中,流向市场。 

菊花之乡硫磺疑云:每年200吨硫磺菊花流入市场

硫磺熏制的饼花,经过长时间的通风,刺激性气味已闻不到了(中广网记者 周义/摄)

在江苏射阳县洋马镇在药材村,记者看到一户农家在路边自家房门前的空地上摆放着十几袋菊花饼花。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用硫磺熏过的花。记者闻了闻,并没有闻道硫磺的刺鼻味道。村民说,用硫磺熏过的菊花只要在通风的条件下放个把月,就不会闻到硫磺的气味了。菊花的产品有两种:一种是业内称为杀青花的散装的菊花;还有一种饼花,顾名思义,就是看上去像一块面饼的形状,正是这种饼花相当数量是用硫磺熏制的。

菊花加工的主要工序是脱水,也就是将菊花中的水分去掉。为了节省成本,传统的菊花制造工艺就是通过硫磺熏蒸,破坏表面蜡质,起到干燥作用。但是从2005年起中华药典已不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法,原因是硫磺熏蒸后的菊花药味会变酸,造成主要成份损失而影响临床疗效,同时残存二氧化硫,造成毒性叠加。洋马镇一位做菊花生意的老板说,在洋马镇大的菊花加工厂没有用硫磺熏过的菊花,但农户还在普遍使用。

加工厂老板:大的加工厂不再使用,老百姓自己在家里用。没有加工厂,花抬出来用硫磺打一下就行了。

记者:为啥打硫磺呢?

加工厂老板:所有厂加工出来的用电用煤加工费七千块,用硫磺打的话只要一点硫黄的花费,没有什么其他费用。说句不好听的话,除去硫磺费,成本费差4、5千一吨。

分享: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