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郭兴艳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5日
美国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保险”,01299.HK)以上限19.68港元定价,稳坐港股IPO集资额头把交椅。接近承销商人士于定价当日(10月22日)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中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泰康人寿等中资机构,已通过国际配售,以财务投资者身份认购友邦保险。
上限19.68港元定价
筹资千亿港元
由于友邦保险以招股价上限19.68港元定价,并已行使20%的发售量调整权,令其全球发售股份总数增加至70.3亿股,集资额已达到1383.29亿港元,成功超越工行2006年集资1249.4亿港元纪录。
另外,承销商还可行使超额配售权(即“绿鞋”),发售股份总数将再增加15%至80.8亿股,集资总额也将增至1590.78亿港元(约205亿美元)。所有资金将由友邦保险母公司AIG(美国国际集团)用于向美国财政部偿还1800亿美元的救助贷款,AIG持有友邦保险的股份将降至32.9%,但仍保持大股东身份。招股书显示,AIG已承诺在上市后一年内,不改变其控股股东身份。
友邦保险已于10月21日截止公开认购,接近承销商人士表示,国际配售方面由于认购踊跃已提前截止。据他透露,国际配售超额认购10倍,未在基石投资者中现身的中资机构,通过国际配售认购,包括中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泰康人寿等。但具体到最终认购金额,仍须承销商分配后才能落实。
此次IPO友邦保险引入五大基石投资者认购19亿美元,包括郑裕彤旗下周大福及新创建(00659.HK)、马来西亚主权基金、马来西亚大亨郭令灿的国浩系公司、船王女婿吴光正及科威特投资局。国浩(00053.HK)执行董事丁伟铨在股东大会后(10月22日)表示,公司入股友邦保险,是因为其基本价值良好,估值合理。他还称,国浩投资股票以中长线为主,如将来友邦发展比预期好,不排除再增持。
名人效应略逊四环医药
以上限19.68港元定价的友邦保险,对应内涵价值倍数(PEV)为1.32倍。以AIG发行67.1%旧股筹集1590.78亿港元计算,友邦保险的估值约为2372亿港元,即305.7亿美元,与英国保诚(02378.HK)今年6月提出的303.8亿美元收购代价相近。
此次友邦保险IPO,国际配售占90%,公开发售占10%。市场消息指出,友邦保险公开发售超额认购约9倍,冻结资金约1100亿港元。
已赝香港“集资王”的友邦保险,在名人效应上仍差一着。市场消息称,获得金融大鳄索罗斯以基石投资者身份支持的四环医药(00460.HK),国际配售超额认购50倍,公开发售方面冻结资金达2800亿美元,超额认购超过480倍,成为港股“冻资王”,友邦保险屈居亚军。
友邦保险和四环医药将分别于本周五(10月29日)和周四(10月28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
美国继续量化宽松,最终成就了这家区域性保险公司的IPO
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友邦保险(01299.HK,下称AIA),年内三度冲击香港IPO,在10月底终于获得成功。
10月22日,AIA以19.68港元的价格区间高端定价,并多发售11.7亿股份,以178亿美元的集资额,打破农业银行(01288.HK/601288.SH)在香港创下的集资纪录,荣膺今年港交所“集资王”。
本次AIA上市出售的全部为母公司AIG所持有的旧股,旨在减持套现,偿还美国政府给予AIG的天量救援资金。9、10两月,IPO冲刺期间,AIA仍不断向各类投资机构伸出橄榄枝。
但是,在招股新闻发布会上大讲“中国故事”的AIA,并未获得来自中国的基石投资者加盟。
接近交易的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AIA上市聆讯前后,机构对于后市判断各有不同,因循对后市的判断作出投资决策。
AIA香港招股如火如荼,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再启,最终成就了AIA的香港IPO。
从9月至今,已经有25单新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美国继续量化宽松,令大量资金释放而出,找寻投资机会。
“现在,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度增加了。”摩根大通亚洲投行副主席兼中国投行首席执行官方方说。
上限定价
香港时间10月22日清晨,AIA的定价会议结束,IPO价格最终定在价格区间的上限。相当于2011年内涵价值1.18倍数。
这令友邦保险的整体估值达到约306亿美元,超过了较早前保诚原计划全面收购友邦付出的303.8亿美元代价。
此次AIA在全球发售58.57亿股份,均为AIG持有“老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48.6%。其中公开发售部分占10%,国际配售部分占90%。发售价介于每股18.38港元至19.68港元。
除15%的超额配售权外,还有最多20%的发售量调整权,即是承销商可以根据“销情”增加发售股份数目,因此AIA此次全球最多发售80.8亿股股份。
根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不计及发售量调整权和超额配售权,AIA国际配售部分,超额认购7倍。在强大订单的支持下,此次IPO不仅在上限定价,还行使发行量调整权。本次全球发售之后,在不行使超额配售权的情形下,AIG持股量为41.7%,倘若全部行使超额配售权,AIG的持股量将为32.9%,仍然维持大股东身份。
AIA将于10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其命运归宿终见分晓。此前,AIG三番四次出售友邦,但整个过程并不顺遂,其关键在于外界估值意见不一。
本次IPO的定价区间选取颇有深意。AIA整体估值在285.6亿至305.8亿美元之间。上限略超过保诚对AIA最后一轮304亿美元的报价。之前也有中资财团向本刊记者透露,曾以接近整体估值下限的价格,竞购AIA三成股权,但最终遭拒。
承销商摩根士丹利的推荐报告指出,AIA保险合理估值则为340亿至370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内涵价值倍数(P/EV)1.3倍至1.4倍。新业务价值倍数为10倍-13倍。
美银美林报告则说,该行认为AIA的合理估值为295亿至389亿美元,相当于公司2011年内涵价值倍数的1.14倍至1.51倍。
事实上,由于AIA是区域性的保险商,目前在亚洲上市的保险公司大都深耕一到两个市场,因此较难拿友邦保险与其他保险商估值作比较。
在亚洲区内,内涵价值倍数较高的无疑是中资保险公司。根据美银美林的估算,中国人寿(02628.HK)2011年预期内涵价值倍数是2.1倍,平安(02318.HK)为2.3倍。内地保险公司高估值,无可厚非,主要是基于市场增长前景。而区内成熟市场如台湾中国人寿(02823.TW)内涵价值倍数是0.7倍,韩国的三星人寿(032830.KS)为1倍。
与欧洲平均约0.8倍内涵价值倍数的保险商相比,AIA的估值略高,然而像欧洲或美国某些全球性的保险商,其亚洲业务占比并不高,譬如ING公司,只有14%的保费收入来自亚太。
由于AIA覆盖亚太的成熟和新兴市场,新业务增长预计将更快,估值也应高于欧美同辈,但低于纯粹新兴市场的保险商。
研富资产管理(RCM)亚太区行政总裁康礼贤指出:“由于AIA集资额之巨,其发行无疑是对市场一次检验。AIA也希望上市之后价格仍有支撑,让投资者有钱可赚,是合理的策略。”
但也有中资券商分析师表示,作为一家区域性的保险公司,要看透AIA的保险业务非常艰难。
“特别是在目前汇率剧烈波动的背景下,AIA在不同区域的销售和利润数字都需要折算成单一货币再制作财务报表,这里面就有非常大的变数。”上述分析师说。
中资缺席基石投资者
此次AIA上市,总共引入七家基石投资者中,包括香港富豪郑裕彤、吴光正以及国浩集团、科威特投资局等,总共认购价值19.2亿美元的股份。而国浩执行董事丁伟铨10月22日公开表示,集团认为AIA业务基础良好,估值合理,具有中长线投资机制,未来不排除进一步增持。
尽管在上市的记者会上,AIA首席执行官杜嘉祺(Mark Tucker)花了不少篇幅来讲述“中国故事”,不过AIA的招股书披露的基石投资者中,却没有内地机构的身影。
接近交易的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可能是因为时间窗口,AIA上市聆讯前后,对于后市判断,各机构有不同。”AIA是在9月初递交上市申请,而当时的市场并未确定股市进入上升通道,难免令投资者产生忧虑。
也有内地一保险公司负责投资的人士表示,毕竟对AIA了解有限,与以往认购H股IPO有所不同。
而且,最重要的是,基石投资者有长达六个月的锁定期,在目前的市况下,不明朗因素还很多,“这种大盘股最受市场波动影响”。
虽然没有内地的基石投资者,但是仍然不乏内地投资者对AIA青眼有加,业内同行也纷纷“撑台”。
接近交易的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包括中投、人保财险、泰康人寿、南方基金等都有认购AIA的股份,“下单大约在2亿-3亿美元”。而平安相关人士也表示,有意认购AIA股份。
根据AIA的招股书,集团截至2009年11月30日财政年度,总加权保费收入为116.32亿美元,公司净利润为17.54亿美元。截至今年5月31日的总资产为957.38亿美元。
AIA早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是惟一获发全资牌照的外资寿险公司。目前在内地“两省”(广东、江苏)“三市”(上海、北京、深圳)经营业务。目前AIA最重要的市场仍是香港,截至今年上半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香港业务贡献了友邦保险内含价值的39%,内地仅占8%。根据中国保监会的资料,AIA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04年的1.51%,下降至今年前八个月的0.69%。AIA若想在中国市场重振声势,就不得不出奇兵。
今年9月9日,也就是在递交香港上市申请之后的一周,AIA与工商银行签订长期策略合作伙伴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计划在中国共同开发银行保险业务。
此次AIA承销团规模堪比农行上市,共有11家承销商,其中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花旗、高盛、摩根大通、巴克莱、工银国际、瑞信、美林、瑞银和马来西亚的CIMB。中资投行中,只有工银国际位列其中。
而工银国际的屏雀中选,也与AIA与工行新签订的银保合作不无关系。
集资掀热潮
AIG曾有过三轮出售AIA方案。首先是AIG计划出售AIA49%股权,但是,因未出让控股权,未获得投资人积极响应。
之后,AIA曾准备今年年初在香港上市。就在上市前夕,AIG突然宣布,AIA获得了英国保诚全面收购要约,这令AIA上市计划受阻,但是因为交易价格分歧,双方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从今年7月开始,AIG重整出售AIA的思路,制定了上市前私募与上市并行的计划,即30%的股权用于私募,30%的股权公开发售。
郭广昌、胡祖六和私募股权基金集团PAG的董事长单伟建,分别牵头的三家投资团对AIA的30%股权提交了报价。但由于价格等因素,又未能成事。
而今年9月展开新一轮的IPO,AIA将IPO的规模,由之前计划公开发售的30%的股份,扩大至目前的48.6%。
与今年年初的IPO计划不同,目前留给AIG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11月美国中期选举迫近,AIG欠下美国政府1800亿美元债务,其中包括对美联储的360亿美元欠款,AIG急需变卖资产还债。
另外,AIA香港上市筹备工作是基于截至2010年上半年的业绩。到今年11月,这些业绩将成明日黄花,必须重新制作相关上市文档。
目前看来,AIA本轮上市“诸事顺利”,这得益于各国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支持。进入9月,香港资本市场异常活跃,新股和配售活动接连不断。
“我们有一天诞下‘三胞胎’,要同时给三个项目定价。”摩根大通亚洲投行副主席兼中国投行首席执行官方方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方方说,最近一波香港集资热潮,一方面是美国继续量化宽松,迫使大量资金释放,出来找寻投资机会,“现在,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度增加了。”而欧洲主权信用危机基本稳定,市场认为不会出现新的危机。在中国方面,8月份市场都认为中国增长率见底,“这些因素都利好新股市场”。
而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娄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仍会有相对较高的活跃程度。
娄刚从美国路演回来,他说,在与美国投资者的交谈中发现,尽管投资者认为美国继续量化宽松(QE2)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投资者在现阶段都可以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先解近渴”再说。(新世纪》-财新网)
友邦保险在香港受到超出市场预期的热捧。昨天,友邦对外宣布,其在香港的IPO首发价定于每股19.68港元。该价格为此前公布的友邦招股指导价格区间的上限。按此计算,友邦此次IPO的融资规模至少达到178亿美元,将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IPO。而如果算上超额配售选择权即“绿鞋”机制,友邦此次IPO最终筹措的资金可能达到205亿美元。
本月17日,友邦宣布启动在港上市计划,并将每股招股价定在18.38港元至19.68港元之间。在发行的所有股份中,90%为国际配售,10%为公开发售。此次除了敲定按上限价格发行之外,友邦还透露,此次IPO海外承销商已悉数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将友邦全球发售部分的总股本增加20%,由此前的58.6亿股增至70.3亿股。由此,按上限价格发行、执行了增发权之后,友邦此次IPO融资规模已达到178亿美元,将刷新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创下的161亿美元IPO的纪录。
此外,友邦还表示,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发售部分股本总数将额外增加最多15%,达到80.8亿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的67.1%。而友邦最终发行80.8亿股的话,则有望最高筹资达到205亿美元。按计划,友邦将于本月2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京华时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