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新华人寿养老年金变高管福利 扩大分配不公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5日

  国家审计署曝光:新华人寿给47名高管购买高额补充养老险。这47名高管退休后可以享受年金收益及医疗费用报销。其中前总裁孙兵退休后每个月领取9.28万元,若按80岁身故测算,共可领取约2665万元,加上医疗费用报销部分,孙兵每月所获权益最高可达11万元。新华人寿日前决定废止此项补充养老保险,但先期退休的12人开始受益。

  年金到底有多重要?

  高管“昂贵退养”,令“补充养老保险”的公平问题再受关注。

  据悉,我国养老的制度设计,包括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所谓企业年金,就是在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再由企业与个人每年拿出一部分钱,形成基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增值(新华人寿高管的案例未必完全一样)。

  年金有多重要?眼下常说企业退休待遇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退休者多数只有基本养老保险,尚未有“企业年金”积累,因而与公务员(国家包揽)相差一截。

  可以说,今后企业退休能否追上公务员,希望系于年金。

  更有媒体披露,我国养老制度改革的一种思路是:将来,不管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抑或职工,到了退休,政府发给他们的养老金都是最基本的“吃饭钱”,而有职业的人,可通过各种职业年金,比如企业年金、教师年金、公务员年金、医生年金……积累越多,拿得越多,从而消除身份差别。

  年金成了高管福利?

  我国廿年前就已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如果职工月入为5000元,则每年企业可出资5000元,职工也可出资5000元,个人账户每年就有1万元进行投资增值,到退休时就可多拿一笔。

  目前企业年金的建立情况怎样?

  上月底,中央媒体曾披露,目前,中国企业年金参保人数仅为全国就业人口的1.6%,“企业年金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尴尬的是,参加企业年金的3万多户企业中,绝大部分是通讯、电力、烟草、交通、金融等垄断国企,中小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基金,仅占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总规模的4%。

  2008年,上海市总工会调查更发现,在建立了年金的企业中,经营者与普通职工的年金差距达到3—5倍;一些企业的年金方案只覆盖小部分管理人员;少数企业存在大量待岗未安置人员,不具备建立年金的经济能力,却仍将年金作为高管人员的福利。

  专家在媒体直言:这实际上扩大了劳动者的待遇不公。

  职工为何难享年金?

  为什么企业年金多向高管倾斜?


  媒体揭开了制度的“空子”:因为《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只规定了“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而未就个人账户的最高计入额进行设定,这就造成个别企业高管利用权势,将企业缴费额都“积聚”到自己的个人账户中。

  另外,目前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仅限于企业出资费用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可在经营成本中列支;而个人缴费则不得在计缴个税之前扣除,这也令大批普通企业不愿为职工建立“年金”。

分享: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