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6日
美国地质勘测局和印尼官员25日称,印尼苏门答腊西部当天发生7.5级地震,目前还没有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美国地质勘测局称,这次地震于印尼当地时间25日晚9点42分发生在苏门答腊西部。印尼官员称,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帕当市以南244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33公里。在地震发生后,印尼地震监测局发出了海啸警报。不过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根据历史数据推测,此次地震即使造成海啸也不会是破坏性的。(新京报)
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的地震保险尚无人开发,呼吁多年的巨灾风险制度仍只是在呼吁之中。作为一个普通民众,对于时刻可能降临的天灾能做些什么?保险业人士表示,最好能为自己买一份长期寿险,这是目前肯定会对地震理赔的险种。
终身寿险更能保天灾
记者从各家保险公司了解到,从汶川地震之后,人们购买保险的意识明显提高,很多人主动找营销员要求上保险,这在以前是很少出现的事情。
在地震理赔上,大多数长期寿险产品都可以保障地震。一般来说,终身寿险产品都没有将地震列为“除外责任”,所以由地震引起的人身损失风险、海啸和台风引起的身故和全残属于保险责任的范围。
终身寿险的理赔只看结果,但意外险理赔则更为严格,一般要遵循“近因原则”。例如,被保险人如果是因为地震本身造成的伤害死亡,则保险理赔;但被保险人在地震中突发心脏病去世,则要看和地震本身的关联程度理赔。
地震保险无人开发
到底我国地震保险出台难在哪里?记者从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了解到,由于地震灾害具有发生频率低、一次性灾害损失大等不同于一般风险的特点,保险公司很难根据历史经验获得有效数据,难以准确厘定费率。
另一方面,由于一次损失巨大,也导致保险公司无力承担巨额赔偿,因而不愿开展地震保险。商业保险公司在这一业务面前也仍然较为谨慎,仅将地震风险列为附加险进行承担,不敢轻易尝试开办独立的险种。
此外,由于商业保险公司无力独立承担地震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因而需要完善的再保险机制进行风险分担。但是我国目前的再保险市场并不发达,不能满足分保需求。
巨灾保险制度一直难产
不但是地震保险没有商业机构买单,其他巨灾风险的保险也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受到灾害地区修复还主要依靠政府支持和民间捐助,尚不能由商业保险为此买单。
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因洪涝、地震、雪灾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500多亿元。各界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一直存在强烈呼声,但呼吁了十几年,也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难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界定巨灾保险承保范围和性质,如何厘定风险以及分散风险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此外,缺乏非营利机构的法律框架也是难点之一。从各国经验看,巨灾保险体系的核心任务都是由非营利机构承担。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