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各大银行暗战理财产品 半年推万款“吸金”8万亿元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杨秀红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7日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曾几何时当银行财经理向你大献殷勤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多数人都会笑而避之。而现在,情况逆转了。

  股市持续低迷;申购新股连连亏损;公、私募基金吸引力下降;楼市也“不给力”,限购政策几乎让它成了无流通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往只能作为投资附属品的银行理财产品,如今却成了中国资本市场最火爆的投资品种。

  一方面,保本投资和稳定收益让它成为无风险资金的栖息地;另一方面,当央行不间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各大银行也在疯狂般发展理财产品,使其成为吸储工具。

  上半年发行近万款同比翻番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2日,下同)已发银行理财产品9544款,同比已经翻倍。其发行则呈现委托期限短、预期收益率高的特点。

  不过,在银行因“差钱”而不断提高预期收益率的同时,相关投资风险也“水涨船高”。

  与去年全年发售11789款的规模相比,今年上半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已达去年全年的8成。

  而与去年上半年发行4727款的规模相比,今年同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已经翻了一倍。

  另外,从环比数据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今年以来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去年三、四季度,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数量分别达到3202款和3545款,而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数量猛增到4854款,至6月22日,今年二季度也已经发行了4609款。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增多,产品募集资金额也迅猛增长。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6月21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预估发行规模达到8.25万亿元,而去年全年的发行规模为7.05万亿元。

  显然,今年上半年的募资水平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按照这一发行规模测算,今年全年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募资金额将超过16万亿元。

  这一数字是个什么概念?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国内居民储蓄存款为32.67万亿元。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全年募资额达到当前居民储蓄存款的一半左右。

  今年1至5月,新增贷款不过3.53万亿元;今年前6个月,新发公募基金的募集资金约1553亿元,不足银行理财产品的零头。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出现井喷,与银行流动资金日渐吃紧有关。

  从去年1月18日算起,至今年6月,央行已经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粗略估算,其累计回收流动性超过4.5万亿元(按照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笼3800亿元资金计算)。

  一边是央行不断调高存准率收缩流动性,另一边银监会对银行存贷比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银监会要求各银行自6月1日起执行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的监管标准)。为了吸收存款解决资金面紧张的局面,银行不得不大量发行银行理财产品以解围。

  尤其在月末,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而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可以为银行提供存款支持,主要因为在募集期内,这些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是以存款方式存在的。正是借助这一特点,银行使理财产品成为其揽储的一大方式。

  事实上,考核压力只是其中一方面,在中间业务收入得到银行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另一大创收新项目时,理财产品销售火爆,对中间业务收入也贡献良多。

  3个月以内短期产品占2/3

  银行理财产品呈井喷式增长,与银行大量发行短期或者超短期理财产品有直接关系。

  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短,只有7天、6天,甚至有的产品只有2天委托期限。如6月17日农行发行的一款2011年“金钥匙?安心得利”第1318期个人专属人民币假日理财产品,就只有两天的委托期限。

  由于委托期限短,这些理财产品的发行频率得到提高,在发行频率提高后,发行数量也随之迅猛增长。

分享:

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