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变额年金保险能否“和谐”牛熊

来源:东方网-劳动报    作者:小舟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7日

  上周,中国首款变额年金保险“保得盈”上市。出品方金盛保险给这款产品的账户起了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和谐账户”,其中隐含了调和牛熊的意思。那么,在熊市推出的变额年金保险究竟能否如名字所说让投资和谐起来呢?

  变额年金保险VS投连险

  变额年金:亏损由保险公司承担投连险:亏损由客户自身承担变额年金保险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新概念,它的问世将给保险行业的产品结构带来一定的冲击。所谓变额年金保险,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可保底的投连险,除了保险所固有的保障功能外,还兼具投资、最低保证的特点。这一险种由保险公司设立独立账户,与其他资产隔离,以确保核算清晰,不侵占、损害被保险人利益;除了收取约定管理费等费用外,投资收益完全归属被保险人;投资账户价格定期公布,透明度很高。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产品到期时,保险公司将100%返还本金,发生的亏损由保险公司独立承担。而购买投连险所产生的损失,则需要客户自身承担亏损。

  以国内推出的首款产品,金盛“保得盈”变额年金计划为例,作为一个7年期产品,主要根据客户的退休规划、子女教育金储备等需求而设计。即使在未来的7年内遭遇到熊市,客户依然可以取回10万元的本金,同时也可以享受意外身故的赔付。期满以后,还可以申请将满期金转化成年金方式领取。

  变额年金保险VS保本基金

  变额年金:OBPI管理模式保本基金:CPPI管理模式变额年金保险和保本基金有何区别?首先是年限。变额年金保险为7年限期。金盛保险集团总裁马哲明认为,这一周期大约符合一个股市周期。而保本基金的期限一般为3年。

  其次是管理模式。金盛采取了OBPI管理模式,即内部组合对冲模式。金盛首席投资官郭晋鲁告诉记者,在国外,为了实现保本,公司在为客户设立投资账户的同时,配备一份与账户价值相等的7年期欧式看跌期权,通过调整投资账户和国债账户的比例来达到保本和对冲的目的。因此客户的保本权利对保险公司来说体现为负债。如果7年后客户的投资账户价值低于本金时,客户就行权拿回本金,而亏损由保险公司承担。

  但由于国内的期权市场不发达,因此金盛无法从外部购买期权来进行对冲风险,郭晋鲁称,公司主要是利用外资股东安盛在全球的对冲服务公司平台,依靠公司投资团队进行内部对冲。公司通过模拟期权价值,计算出权益类和固定资产类资产的动态组合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投资收益的最优化,当市场下行则会迅速将资金转移到安全的国债配置。

  而国内保本基金目前普遍采取的是CPPI模式(固定乘数组合)。CPPI模式将资产分为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两部分,两类资产配置比例随时进行动态调整以维持乘数不变。这种方式可以回避或者锁定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但是当总资产降到保值底线后,所有的风险资产头寸都将被卖出,当市场出现反弹时,很难重新参与。在潜在的预期收益上,保本基金要小于变额年金保险。

  能否和谐牛熊两市

  国外经验:仍需搭股市顺风车据介绍,在金盛人寿变额年金的平衡型投资账户中,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为0至60%,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重为30%至90%,流动性资产的比重为0至20%。这跟金盛旗下的投连险稳健账户风格接近,但风险更加小。过去9年,稳健账户的年平均收益率9.2%。

  马哲明表示,7年的运作期是保监会规定的变额年金最短的期间。从以往的市场经验看,7年亦涵盖了牛熊周期,如今刚好遇到中国的熊市,在金盛看来,目前是一个建仓机会,一是因为债券市场收益率到了相对高位;二是目前股票估值水平比较合理。

  需要指出的是,变额年金的吸引力仍对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曾有外资保险公司高管坦言,金融危机期间,北美地区2008年变额年金的销售下降15%,管理的资产下降24%。这意味着变额年金虽具有“保本投连险”的优势,但要靠赚钱效应来吸引购买者,还得搭资本市场走牛的“顺风车”。

分享:

来源:东方网-劳动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