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8日
4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大幅回调,上市公司高管逢低增持自家股票现象屡屡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6月份,中国太保5名高管在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前提下密集增持自家股票,增持份额为6.28万股,涉及资金135.9474万元。
在目前保险股萎靡的情况下,太保高管增持自家股背后,究竟传递出了一个怎样的信号?
低价密集增持
打响这波增持潮“第一枪”的是中国太保副总裁孙培坚。5月5日,孙培坚以22.82元/股的价格买入1.75万股公司股份,耗资共39.935万元,持股数增至3.4525万股;紧接着5月9日,董秘陈巍以22.2元/股的价格增持1.1万股,共耗资24.42万元,持股数增至2万股。
进入6月后,中国太保另有3名高管出现4次增持举动。8日,总裁霍联宏买入1万股,买入价格21.5元/股,持股数增至3.25万股;14日,董事长高国富同样购入1万股,耗资20.6万元,持股数增至3.57万股;紧接着15日、16日,职工代表监事宋俊祥分别以20.69元/股、20.28元/股的价格增持1.2万股、0.23万股,共耗资29.4924万元,持股数增至3.23万股。前后共5名高管在此次增持潮中共耗资135.9474万元,价格区间在每股20.28元至22.82元。昨日,中国太保收盘价为21.73元。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太保高管首度集体增持。查阅过往资料后发现,自2009年6月开始,太保高管就展开过多次对自家股票的认购举动,且每次增持时间都处于低价、且多次处于“关键时期”(大小非解禁期)。本报记者统计后发现,太保高管两年以来的增持价格区间在16.88元/股至24.84元/股之间。
对于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自家股票,业内人士解读称,多出于以下四个目的:一是认为公司价值被低估;二是为维持高管持股比例;三是为兑现股权激励等原因被动买入;四是为再融资方案顺利通过并得到市场认可。
而从目前所获知的信息来看,中国太保并无再融资方案和股权激励机制,所以高管增持的动机为前两者的概率较大。从其公司性质及高管屡屡低价出手的现象来剖析,“高管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的可能性更大。
保险股普遍被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太保高管增持自家股票的背后,暗藏了业绩密码。据本报记者从太保内部拿到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太保寿险营销人力同比增幅为10.3%,13个月继续率为92.3%,位于同业前列;今年前4个月,人均首年度佣金较去年同期提升36.4%,健康人力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7.7个百分点,绩优人力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86个百分点。
在今年前4个月寿险业保费同比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太保的成绩单颇有点逆势爆发的味道。据多位熟悉太保的投行人士透露,这主要源于太保寿险年初高层换血后的改革效应。自太保寿险换帅后,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不断,“相关业务部门每十天召开一次业绩追踪分析视频会,跟踪掌握各分公司预算目标达成情况;定期公布分公司评分排名,对于完成进度不理想的机构作重点督导。”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太保,另两只保险股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亦同样存在股价被低估的情况。在前期A股持续调整中,保险股走势疲态尽显,目前保险股AH折价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经历了此番调整,保险股的估值优势已经显露,这从多家券商的中期策略报告中就可看出。“当前股价反映出市场对于保险股过度悲观。”多数投行坚信,保险股下半年将展开反攻上涨行情,当前的保险股已经到了一个难得的战略建仓期。
上证指数从4月18日创出年内高点3067.46点,到6月20日见阶段低点2610.99点,44个交易日大盘调整幅度深达14.88%。就在投资者还在困惑市场到底怎么了的时候,大盘突然反身向上,连收5阳,沪深两市累计最大涨幅分别达到6.05%和7.25%。
近期,国际国内到底有哪些积极因素集中发酵,促成市场在短时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综合起来,国内宏观微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货币政策:收紧氛围显露松动迹象。今年以来,存准每月一提,还在2月和4月两次加息,罩在资金流动性上的“紧箍咒”大有越念越紧的趋势。正当市场发出稳健政策执行底线到底在哪里的疑问时,中央定调货币和信贷供应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这是温总理6月23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做出的明确表述。市场普遍认为这暗示着货币政策调整的幅度和频率将放缓。
其次,物价水平:2011年CPI目标初步明确在5%,通胀压力发出见顶信号。温总理27日在伦敦对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发表讲话时称,将中国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下是有可能的。
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无论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今年三月份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决策层始终未明确今年CPI涨幅目标。此次温总理做出如此表态令投资者感觉到决策者实际已给出今年CPI调控具体目标—5%。
再次,部委动向:银监会否认叫停房地产开发贷款。24日,银监会就廖岷的“减少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表述做出澄清,称其原意是指,要求对有土地闲置、捂盘惜售和投机行为的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进行限制。
最后,机构布局:一向以逃顶和抄底著称的社保基金动作频频。上月,有消息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5月上旬向去年年底新增的8家基金管理人划拨了总计100亿元的资金,其中60亿元为权益投资额度。交付资金意味着社保基金已经认同当时点位。
近日,社保基金又透过股权投资基金向市场注入100亿元流动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26日透露社保基金目前对11家股权投资基金承诺出资额170亿元,实际出资额100亿元,投资企业达100家,并表示货币收紧时是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最佳时机。
国际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是伯南克虽在美联储6月公开市场委员会上对QE3避而不谈,但他清楚表示,美联储并不觉得经济情况如同去年秋季推出其最新购买债券计划时一样糟糕,此言论被市场视作美联储不会推出QE3的信号,来自美国的流动性泛滥压力得以降低。
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纽约原油主力合约自6月10日跌破100美元/桶以来,最大累计跌幅已接近13%。同时,美元强势上扬也令金价承受压力,纽约黄金近几日重回1500美元/盎司区域。
三是欧债危机所有缓和。21日希腊通过了信任案表决,希腊议会将在29日和30日对一项关键的280亿欧元5年期财政紧缩方案进行投票,该方案将是该国得到欧元区国家更多援助资金的前提。另外,22日西班牙通过发行短期债务筹集到30亿欧元资金;26日,旗星公司发布报告称,西班牙政府债务总量在2015年以前处于可控制范围。
据统计,一季度社保重仓持股中4月以来下跌幅度超过20%的个股有55只。
跌幅前三名的是,大元股份暴跌33.88%、中材科技跌33.46%、北纬通信跌30.24%。
从这类个股一季度社保持股动向来看,既有社保基金新进增持个股,也有社保减持个股。从这类个股一季度业绩表现来看,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的个股多达26只,占比近48%。联信永益一季度净利同比暴跌1530%,另外还有5只个股一季度净利同比跌100%以上;贵航股份一季度净利增246.80%排在净利增幅榜第一位。德邦证券曹阳认为,市场在二季度初创新高后,基本上处于单边下跌过程,因此,社保重仓股遭受重创也是情理之中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