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许世英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9日
消息称各大银行为"粉饰"年中报表数据,正大力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揽储,其中包括大幅提高短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条件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投放。银行业内人士认为,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不正常大幅上涨,最后将影响贷款利率,以目前水平看,贷款利率已接近10%。
中银14天短期产品收益率5.4%
网易财经今日(6月28日)在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了解到,这两家银行在6月28日和29日推出不同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4%和5.8%,前者的购买门槛为20万元,存14天;后者起价10万元,存30天。
中国银行陆家嘴分行营业部柜台处一位工作人员对网易财经表示,这个年化收益率为5.4%的产品,截至6月29日下午15:30停止发售,最少入门价格为20万元,时长14天。
华夏银行理财中心一位理财师对网易财经表示,6月30日是国内各银行年中考核期,经过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间资金流动性紧张,压力较大,国内大部分银行正在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揽储,希望让账面数据漂亮一点。
"原本部分银行可以通过银行间隔夜拆借的方式拆借较大规模的资金量,但在高达18%-21.5%的存准率高压之下,各个银行都没钱,只能各显神通。比如大幅提高超短期存款年化收益率,吸引一部分民间资本入账,也有的直接通过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隔夜拆借大笔资金,这样的资金成本较银行间隔夜拆借低。"这位理财师表示。
网易财经注意到,6月22日银行间的隔夜拆借资金年化利率高达7.47%,超过贷款利率近20%;7天拆借资金年利率达8.83%,创最近四年新高。跨越6月30日的14天拆借资金更超9%,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高出50%,这表明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捉襟见肘,一些中小银行资金面告急。
上述理财师也告诉网易财经编辑,相比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一些中小银行的资金面更紧张,其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7.8%。
超高资金成本推高贷款利率
尽管各银行积极以较高年化收益率揽储,但"这种短期资金,成本较高,对银行收益没有好处。"农业银行嘉定分行信贷部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对网易财经做出上述表述。
这位人士表示,这么高的吸储成本,最后只能转嫁到贷款利率方面,最后这部分吸储成本影响贷款成本,幅度目前已高达30%,年贷款利率近10%。
"央行提高存准率的原意是抑制通胀,但银行系统外资金太多(通胀并没有得到抑制),频繁提高存准率最后的结果就如现在,银行间资金空前紧张,在负利率、存款增量少、存贷比监管红线的压力下,银行只能通过非正常手段应对,直接手段是大量推出高于年度基准利率的理财产品,最后导致资金成本增长过快,直接推高贷款利率,这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这位人士表示,现在正好处于年中考核阶段,各银行无不为增加存款增量绞尽脑汁,这期间充斥着各种权力寻租现象。
在行政手段管制的银行业垄断经营体制中,畸形的业绩增长模式形成的问题难以解决,商业贿赂和贪腐大范围流行,而社会大众,一方面承受着负利率的压力,另一方面,成为一切费用的最后承担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