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建行入主保险公司并不会满足于50%的股权,它将谋求控股地位。而太保此时以这种条件转让,很有可能建行再吸收更多股权,从而使得控股比例像工行控股金盛那样达到60%以上。建行人士本月初对外表示,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目前仍在走审批程序。
受让方限定为商业银行
太平洋安泰成立于1998年,由中国太保和美国金融集团安泰保险公司合资组建。IN G于2000年收购了安泰保险的亚洲业务,其中包括安泰保险所持太平洋安泰股权。
此次太保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公告称,为避免同业竞争,拟转让所持的50%太平洋安泰股权。事实上,太保适时退出太平洋安泰股权是太保早在2007年A股上市之时做出的承诺。市场关注的是太保将在何时转让这部分股权。太保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太平洋安泰在经营上只是区域性的,与太保并不构成实质性的同业竞争。当初设立太平洋安泰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外资先进技术、培养国际化人才。随着太平洋安泰的盈利,这个目标早已实现。但太保之所以至今才采取转让股权的实质行动,主要是因为太平洋安泰的外资股东IN G转让股权已基本定局。
去年年底建设银行与IN G签订股权转让意向书,将受让IN G所持太平洋安泰50%的股权,引爆市场对太平洋安泰成为银行系保险公司的遐想。
而值得一提的是,太保对此次股权转让的受让方规定明确,其在公告称计划把所持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的股权出售给一个联合体受让方,联合体牵头方应为一家商业银行,净资产规模不得低于2000亿元,联合体成员不得低于4家。
公告还称,为避免产生同业竞争,中资保险公司不得竞购上述股份。IN G已放弃了对本次挂牌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一寿险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限制条件很明显是为建行做准备的。国内商业银行中,净资产规模达到2000亿以上的也只有国有大行。建行去年只受让了IN G 50%的股权,对于这家国有大行来说,这样的持股股比例并不能使之满意。早前建行之所以放弃幸福人寿转买太平洋安泰,就是看中了后者可能让其拥有控股地位的空间。而幸福人寿牌照在信达资产之下,信达资产也不愿放弃控股权。
建行或控股60%—70%
建行人士本月初对外表示,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目前仍在走审批程序。与上述保险业人士观点对应的是,建行确有做大保险公司的雄心壮志。建行一高管曾私下透露,建行不会满足于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建行希望能持有保险公司股权60%—70%,达到绝对控股地位。在入主保险公司后,建行将进一步扩展服务客户的平台,利用其丰富的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资源以及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与经验,为客户提供交叉销售寿险产品和银行产品及服务,从而实现银行和保险公司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同时这也将做大这家寿险公司。
但建行要实现控股太平洋安泰,可能付出的成本也不低。近期新华人寿股权拍卖价格超过40元/股,较高的溢价水平引发市场对太平洋安泰股权最终也能卖个好价钱的预期。从公开数据披露看,太平洋安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已经实现多年盈利的合资寿险公司。去年该公司净利润为1.42亿元。另截至今年9月30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营业利润为4160万元,净利润为2702.70万元。业内估计此次建行若想实现控股太平洋安泰的成本将在10亿—15亿间,与工行控股金盛成本不相上下。
除了限定股权受让方,太保的股权转让书还透露着太平洋安泰以后只能是中资公司。公告称,若联合体中若有境外公司,其未来持股不得超过太平洋安泰股权的20%。
建行人士本月初对外表示,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目前仍在走审批程序。与上述保险业人士观点对应的是,建行确有做大保险公司的雄心壮志。建行一高管曾私下透露,建行不会满足于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建行希望能持有保险公司股权60%—70%,达到绝对控股地位。在入主保险公司后,建行将进一步扩展服务客户的平台,利用其丰富的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资源以及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与经验,为客户提供交叉销售寿险产品和银行产品及服务,从而实现银行和保险公司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同时这也将做大这家寿险公司。
但建行要实现控股太平洋安泰,可能付出的成本也不低。近期新华人寿股权拍卖价格超过40元/股,较高的溢价水平引发市场对太平洋安泰股权最终也能卖个好价钱的预期。从公开数据披露看,太平洋安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已经实现多年盈利的合资寿险公司。去年该公司净利润为1.42亿元。另截至今年9月30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营业利润为4160万元,净利润为2702.70万元。业内估计此次建行若想实现控股太平洋安泰的成本将在10亿—15亿间,与工行控股金盛成本不相上下。
除了限定股权受让方,太保的股权转让书还透露着太平洋安泰以后只能是中资公司。公告称,若联合体中若有境外公司,其未来持股不得超过太平洋安泰股权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