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9日
⊙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似乎预期保监会新一轮审批大幕将要开启,百余支准备筹建新公司的人马已经等候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5号中国保监会大门外。业内人士由此预计,保险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容潮,而从现在的情况看,地方国企有望成为是次扩容的大赢家。
地方性保险公司牌照审批的发放速度在加快。自江苏紫金、四川锦泰、山东泰山、广东众诚等获筹后,保监会本周再发1张地方性保险牌照:辽宁华汇人寿。据记者从业内了解,云南、吉林等地也在为实现地方保险公司“零”的突破而奔走着。
为区域金融中心增添竞争筹码,是各地争筹地方法人险企的主要驱动力。然而,正是因为有着“背靠大树”的过硬背景及承接业务来自同一地区的特质,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设立也引来了市场的诸多质疑。
肥水不流外人田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云南正在加快推进筹备本土首家地方保险公司,公司暂名为“诚泰财险”,近期召开了法人保险机构投资人会议,签署了出资协议,通过了拟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
事实上,包括诚泰财险在内,一张有关待筹保险公司的名单近日流传于保险业高层圈内,本报记者独家获悉,这些保险公司包括:诚泰财险、神州源源财险、万众财险、宏安财险、中安财险、鑫安车险、东吴人寿、人和大众人寿等数十家。
而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昨日召开的保险监管情况通报会议上透露,目前,保监会已经接到了100多个新设保险公司的申请,其中多数都是地方政府、大企业出面的。种种迹象表明,受2004年18家获保险牌照的民营资本有多家“胎死腹中”的影响,保监会更鼓励有资本实力、战略投资目的和可持续出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国企投资保险业。
这些待筹险企有着一些共同特点:姓“财”多于姓“寿”,当地政府部门牵头筹备,股东主要是当地大型企业,当然也有地方民营企业的龙头参与其中。注册资本金基本都一步到位,多数超过了监管规定的全国性保险公司5亿元注册资本金的最低出资额,股东资金实力可见一斑。
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各地大型国企设立保险公司的重要原因。以总部设在吉林长春的鑫安汽车保险公司(待筹)为例,一汽轿车等9家股东绝大多数是汽车相关企业,且这些股东本身就具备大量的投保需求,设立保险公司也不失为一举两得。保险公司一旦成立后,成立初期“靠股东吃饭来喂饱自己”应该不成问题。
不公平竞争之嫌
除了资本雄厚背靠大树外,这些地方法人保险公司背后无一不是地方政府主导筹建。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郑伟看来,地方政府对保险业的投资“冲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设立本土保险公司对地方经济最大的意义在于,保险资金沉淀后将可有力支持当地地方经济建设,从而避免目前保险资金上缴区外总部,造成当地本土资金流失,有助于实现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
但在这冲动背后,却已有隐忧浮现。郑伟告诉记者,“我们调研发现,在一些地方大型保险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对地方保险公司有偏袒之嫌疑,从而造成了可能不公平的竞争问题。”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成立较难真正发挥风险分散的作用,由于短期内承接业务来自同一地区,因此业务风险类似程度较高,区域风险过于集中。“这好比只是将风险从左边口袋放进右边口袋。”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