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投资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3日
今年第3次加息后的市场百态
本报记者 周姝妤
数月来的“加息”传言,在7月7日终于兑现。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也是去年加息周期启动后的第五次加息。突如其来的加息着实刺激了不少房奴的神经,让他们的心不安起来。数次叠加的加息使按揭买房的门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对楼市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年内第三次加息一周之后,我们来看看市场如何反应。
房奴“宅”在深闺避消费
“泡吧?不好意思,我最近晕酒。”“饭局?你请客一定去。”
在度过五年逍遥自在的单身日子后,孙劲自去年底买房起就对各式派对挂起免战牌,宁愿“宅”在空洞洞的新房里。8500/平方米的单价,90平方米的公寓,在父母支持首付后,孙劲每月需供3000多元,这相当于他月薪的一半。生活质量自然随着新房的购入急剧下降,现在,既要养房又要准备结婚的孙劲拒绝参与一切娱乐活动,甚至少数月份还要“啃老”才能度过。
据介绍,这个原本颇有消费能力的时尚青年,买房后开始异常关心时政新闻,尤其注意宏观政策、城市规划、银行利率等,并时不时市侩地计算一些公式化的数学题。他告诉记者:“加息不知道是明抑通胀,还是暗补个税损失,反正对于广大房奴来说是一增一补,到底是被持平还是被亏损我们永远不知道?如今房贷利息已经破了近十年的新高,一年调三次息,前后因加息增加了近500元的利息,如果我们的钱全用来养房了,怎么生活?谁养父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孙劲这一朴素的说法不仅获得了大多数“房奴”的认同,也获得互联网一项统计的支持——77.9%的人认为房贷还款负担太重,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
“这几个月CPI一再刷新记录,钱越来越贬值了,工资不提,首付就从当初二成、提到三成,到现在默默提到四成,好多人想当房奴都当不起。真不明白,现在买房本来就困难了,为什么还要拿首套房来开涮?要知道,买首套房的,都是刚需族!伤不起银行照样伤你,不光要让你给不起首付,还要让你供不起房。”在采访中,准新郎叶立国不断地说着“伤不起”,原本等待新房结婚的他,度完了蜜月、等过了两次加息,依然没有盼到他的房贷。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人民银行6月底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城镇居民的购房热情继续减弱,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比较悲观。
银行集中销售理财品
事实上,央行数次上调利率均为0.25个百分点。按照7月9日国家统计局网站提前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依旧维持6.4%左右的高位。这也就意味着,“负利率”状态依然持续。对市民而言,存入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依然跑不过CPI,随着物价上涨,财富还是在缩水。
为了抵御节节攀升的通胀,为了应对屡创新高的房贷利息,有市民转向了其他收益渠道。在建行蜀汉路储蓄所里,记者发现,加息之后的几日,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围在理财专柜前咨询。而银行工作人员也 “趁机”推销收益率看似更高的理财产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CPI继续走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逐渐上升,前来咨询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较以往更多。有不少转存的市民当场 “倒向”理财阵营。
“应该说,此次加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个利好消息。加息之后,部分市场流动性将被疏导至商业银行。”建行蜀汉路储蓄所大堂经理告诉记者,“如果这次加息在6月底就完美了。”一句玩笑话,不难看出工作人员对市民踊跃存款和购买理财产品的“愉悦心情”。
开发商可能会降价“抢跑”
“现在加息还算是新闻吗?如果几个月不加息,才是新闻吧!”成都星彦地产研究中心总监孔祥虎对此次央行加息有点不以为然。他说,从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行情来看,现在央行加息早已不是针对房地产市场,干预的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领域。
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成都一些开发商反应非常淡定。他们认为,今年金融进入加息通道,央行加息早在意料之中。由于年内已经多次加息,市场逐渐有所适应,对楼市的冲击不会太大。成都华信大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永林表示:“在通胀的压力下,购房者对银行加息已经有心理准备。在贷款时,会考虑加息因素。有能力的购房者,可能会选择多付首付款,少贷款以减轻利息负担。”
成都卧龙吟地产机构总经理杨明富告诉记者:“央行提高利率,开发商的还贷压力加大。虽然每次加息的幅度不大,但或多或少会对开发商形成威慑作用。在成交量减少、资金回笼慢的市场背景下,一些开发商可能会降价‘抢跑’。估计按现在行情发展下去,一个季度之后市场将出现拐点。”
刚需族:焦虑越来越漫长
在南延线的华润·凤凰城,周晓东被这个1.1万单价的楼盘吓住,但当日同在现场的几名温州购房者,正在售楼小姐的带领下并无掩饰地一次性付了全部房款。
实际上,一再加息对房价和通胀的抑制都不及对房奴的“打击”大,真正受伤的,是广大的工薪层刚需族。 在加息预期的背景下,那些工薪阶层自然成了住房的“奴隶”,也是消费的“奴隶”。他们被裹挟进了政策引导和消费主义搅动的漩涡而无法挣脱,被迫以提前消费和超前消费加入抬升房价的合力之中。
工薪层刚需族这一群体作为购房主力,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房贷、医疗、教育和父母的养老费用几乎压得他们难以喘息,“每天睁开眼想得第一件事,就是今天还欠银行100多元的房贷”,不难看出,房贷对这个群体来说,无疑是种漫长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