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逢单必打”遇尴尬 部分险企拟降低打新频率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4日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于勇

  狂热追捧新股、投资收益可观,“打新”曾是保险业一道靓丽风景线。然而,近来新股接连破发,这让一直以来投入“打新”的保险军团颇感失望。仅华锐风电一只股票,就已让保险公司合计浮亏约7856万元。

  这令一直把“打新”视为无技术含量的险企,陷入了沉思。是固守打新战术,还是转战他处,这个难题摆上了保险公司投资掌门人的案台。多位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向本报表示,2011年股票投资策略将更偏重于二级市场配置超跌蓝筹股,一级市场“打新”频率将逐步降低。

  筛选后再出手

  “打新股本来是低风险套利机会,现在却成了高风险选择机会。”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如是评价近期新股“破发潮”。这多少让逢单必打的保险公司尴尬不已。

  以昨日上市的华锐风电为例,共有49个机构账户参与其网下申购,其中,太保(集团自有资金及旗下产寿险产品)、平安(受托管理幸福人寿分红产品)、泰康(受托管理阳光人寿分红保险产品)、华泰(受托管理紫金产险传统保险产品)等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1家阳光产险共动用13个保险账户参与其中,共计获配910.344万股。其中,仅太保就获配了724万股。华锐风电发行价格为90元/股,以当日81.37元/股的收盘价计算,13个保险账户共计浮亏约7856万元。

  “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被问及如何看待华锐风电等多只新股破发,一家保险公司投资经理对记者说,“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动不动就是七八十倍,甚至100多倍,而二级市场表现较弱则加速了新股破发。”

  虽然在华锐风电上栽了跟头,但庆幸的是,由于保险资金不能参与创业板,因此,在此前破发的安居宝等多家创业板股票中,保险资金并未陷入其中。但在接下来即将上市的司尔特、新都化工 等多只中小盘新股中,仍有保险公司身影。

  “当下打新的利润空间不大,我们打算逐步降低打新频率,以后参与新股询价时也会更谨慎。”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向记者直言,“也不是说就完全不打新了,筛选会更加严格,不看好的新股基本就放弃申购了。”

  另外,作为参与询价的主要机构,保险资金也会更加谨慎出价,可能会把发行价格尽量压低,以“对冲”网下申购锁定期的机会成本。事实上,在这次华锐风电询价过程中,就有不少“理智者”人保资产、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受托管理泰康人寿产品)等18个保险账户申报的价格均低于80元,其中国寿资产的价格低至70元。但还有3家保险机构报价超过了100元。

  宁可逢低抄底蓝筹

  如何应对“后打新时代”?一直被视为新股疯狂拥趸的保险资金,在市场化询价机制面前,投资开始出现分化。

  “既然一级市场赚不到钱,那还不如转战二级市场。”在一家中资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看来,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目前正是配置大盘蓝筹股的时机,“很多大盘蓝筹股都已经到了安全边际。”

  可是个别寻找资金出口、追求绝对收益的保险资金仍视“打新”为最佳投资渠道。一家中小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说,“我们这些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可投资的渠道较为有限。加上我们的股票投资经验相对不足,我们绝大多数资金都是申购新股,极少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股票。”

  显然,一些保险机构已经形成了“逢单必打”的惯性思维。一位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说,“并不介意一两单的损失,只要好过储蓄利率,再贵都会出手。”在他的字典里,“打新”已成一种投资习惯,尽管眼下越来越贵的新股发行价着实让他有些吃不消。

  但他坦言,2011年在股市上赚钱难度仍大。“今年波段把握较难,所以我们考虑增加受益于通胀的固定收益领域的投资比例,但在时点上也不易把握,但一旦判断准确,换来的可能会是个大收益。”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