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黄俊玲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9日
2011将是保险业的“风控年”。早在年初,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2011年保险监管工作将着力防范化解保险风险。
7月16日召开的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保监会和各保监局共派出1004个检查组3949人次,对1020家次保险机构、中介机构和其他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共对300家次机构和301人次实施了816项次行政处罚。日程过半,经中央编办同意,中国保监会将成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目前,保监会已经在28个保监局设立稽查处,保险监管的触角将在更纵深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周统计,截至7月15日,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今年内已经开出了457张罚单,其中,由保监会开出的罚单为2张,一张是针对中德安联人寿的,另一张是针对瑞泰人寿的;而各地保监局共公布了455张罚单。
从罚单数量排名来看,人保财险今年已经收到37张罚单,居各保险公司之首。而从单次罚单金额来看,平安财险最高,为97万。
平安财险单次罚单金额最高
从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已经公布的罚单情况来看:人保财险37张,居各保险公司罚单数量第一位,接下来分别是:平安财险32张,新华保险29张,泰康人寿23张,中国人寿21张。 而从这些罚单的内容来看,也集中在保险公司财务、业务数据的真实性、虚假列支费用、销售误导、银保手续费及依法合规经营等各方面的处罚力度上。
某险企的张先生曾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称,基层保险机构套取费用的问题比较常见,尤其是个别保险机构为了业务的发展,手续费支付超标,无奈之下只好通过一些手段来套取费用。特别是今年以来,保险公司面临保费增长压力,个别险企的做法就更激进了,手续费支付超出以前的正常水平。
黑龙江保监局于2010年4月7日至9月16日对平安财险黑龙江分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机构存在虚假批退保单、航意险净保费入账数据不准确、虚列业务及管理费等违法违规行为。黑龙江保监局向该公司开出了一张80万元罚单;同时相关责任人陶韬、杨万武、常喜文等人共计被罚17万,此次平安财险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总计被罚款97万。
在记者的统计中,保监局向某保险机构一次开出80万的罚单,属于比较大的一笔了,但此案并非孤例,因为北京保监局也曾向新华人寿开出一张金额相当的罚单。
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期间,新华人寿北京分公司的银保、团体、个险和意外险业务存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超出批准的业务范围经营,未按规定使用备案的条款费率,销售过程中欺骗投保人的问题。北京保监局向该公司开出了一张80万元的罚单;相关责任人提建设、曲延文、慕晓华三人共计被罚款13万,此次新华人寿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总计被罚款93万。
严控数据准确性
黑龙江保监局在对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及下辖支公司进行检查后发现:该公司财务、业务数据不准确,未按时对新保单进行回访及委托未取得销售资格的机构或个人销售保险等问题。对此,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分公司开出1万元罚单,相关责任人范建林也被罚款1万;中国人寿哈尔滨分公司被罚款31万元,相关责任人殷灿江、韩永峰、吴丽琴等人共计被罚款12万,此次中国人寿总计被罚款45万。
太平洋财险深圳分公司,因为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被罚款30万元;相关责任人赵静怡被罚款10万元,此次太平洋财险共计被罚款40万。2010年,浙商财险浙江分公司本级业务部虚列金额而被罚款30万元,该机构副总经理洪旭康被罚款4万元、负责人方汉校被罚款6万,此次浙商财险共计被罚款40万。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人保财险长春市第三营业部、永诚财产保险公司嘉兴中心支公司、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邢台中心支公司和泰康人寿北京分公司身上。
重罚欺骗投保人的行为
销售误导一直是让保险行业头痛的难题,而从今年监管部门(截至7月15日)已经公布的罚单情况来看,保险机构销售误导的现象遭到了监管部门的重罚。
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电话过程中存在欺骗投保人的行为,被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泰康人寿北京分公司因为在电话销售中欺骗投保人被罚款20万元,光大永明人寿北京分公司也因在电话销售过程中存在欺骗投保人而被罚款20万元。中德安联人寿因为电话回访话术不合规而被保监会罚款30万,相关责任人被罚款5万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