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英
收购标签:最现实
建行收购险企重盈利
太平洋 安泰7年保费名次下滑28位,实现盈利4年
1月30日,大部分人都已经沉浸在春节前夕的喜气中的时候,保监会公布一条行政许可公告,同意建设银行受让荷兰国际集团持有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的股权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的股权。
至此,建设银行以51%的控股权接管太平洋安泰。
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此前曾表示,“本次交易是海峡两岸银行和保险领域首例股权合资项目,也是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后台湾金融机构首次参股内资公司,是两岸金融业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交易完成后,太平洋安泰股东将由太保集团和ING变更为建设银行(51%)、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0%)、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9.35%)、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90%)和上海华旭投资有限公司(4.85%),并拟更名为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据了解,太平洋安泰人寿总部位于上海,成立于1998年10月,目前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亿元,是最早一批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之一,其发起股东为太平洋保险集团和美国安泰保险,后由于ING收购了美国安泰的国际业务,遂也获得了在这家合资公司中的股份,成为极少数几家在中国拥有两张合资寿险牌照的外资保险公司。
数据显示,太平洋安泰自2004年以来,规模保费一直在10亿元左右徘徊,名次也一路下滑。
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统计,2004年底,太平洋安泰保费收入6.2亿元,在当时国内只有28家寿险公司的情况下,其排名为第12名;2005年,太平洋安泰保费收入略升至7.1亿元,在36家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3位,累计同比增速15.31%,环比增速10%。
2006年同期,国内人身险公司增加到45家,太平洋安泰当年保费收入会落至2004年水平,为6.3亿元,排名第21位。
2007年太平洋安泰的保费收入与2005年相近,但名次排在国内53家人身险公司的第30位,处于中下游水平。在紧接着的2008年,大部分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都在水涨船高,太平洋安泰的保费收入也首次突破了10亿元,但名次再降2位。
2009年底,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大幅缩水,太平洋安泰也受到了影响,当年保费收入9.8亿元,排名再降2位。
2010年底,虽然太平洋安泰的保费收入再次超过10亿元,但增加的速度显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排在国内61家人身险公司的第40位。
尽管太平洋安泰7年来的行业排名一直在下滑,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其盈利。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太平洋安泰人寿首次实现净利润2700余万元(审计前);总保费收入7.076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2%,其中新单保费收入2.115亿元,较上年也增长了12%。
太平洋安泰人寿在2009年度的营业收入为8.17亿元,净利润为1.42亿元;截至2010年9月30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净利润为2702.70万元。太平洋安泰人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已实现多年盈利的合资寿险公司。
可见,建设银行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果断出手,拿下太平洋安泰。对于企业来说,毕竟盈利才是硬道理。从这点上看,建行在收购对象的选择上也是最“现实”的。
收购标签:规模最大
农行持股险企掏钱最多
嘉禾人寿成立3年盈利,最佳名次第13位
相比于其他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农行联姻保险公司是出手最晚的一家,也是“得手”最快的一家。2月11日,中国农业银行与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认购协议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每股增发价格为2.5元,农行控股嘉禾人寿将出资人民币25.9亿元,超过前四家银行收购保险公司的金额。增发后农行将持有嘉禾人寿51%的股份。而截至2010年底,嘉禾人寿总资产为176亿元,业务规模也大于此前四家被银行收购的保险公司,晋升为最大规模银行系保险公司,这是迄今内地最大宗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收购案。此交易尚待监管部门批准。
至此,5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完成控股保险公司的布局。
到目前为止,农行已经拥有了包括融资租赁、基金、投行以及保险在内的多个平台。“我们希望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这也是世界大型金融机构的共同模式。” 农行副行长潘功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农行的中间业务中,代理保险业务一直占据很大比重。潘功胜表示,农行此次选择嘉禾人寿,是因为中资保险公司在发展空间方面会更大。“收购完成后,农行将为保险公司制定一个新的发展规划,未来嘉禾人寿将在其发展规划和产品设计上考虑到农行服务‘三农’的需要,但思路上仍坚持商业化原则。”潘功胜称。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与农行联姻的嘉禾人寿成立于2005年12月19日,注册资本为9.96亿元,成立短短5年间在全国北京、浙江、辽宁、山东、福建、湖南等15地区成立分支机构,并且已经实现两年盈利。
嘉禾人寿成立5年来经过四次股权变动。最近一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10年9月,农行控股之前其股东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中国希格玛有限公司、上海安尚实业有限公司各持股20%。
数据统计,2006年,嘉禾人寿成立的第二年,保费收入3.7亿元,排在行业第29位;2007年其保费便增长近6倍,至25.7亿元,行业排名升至第18位,同比增速558%;2008年,保费收入47.6亿元,行业排名第13位,这也是其自成立以来的最佳排名。可贵的是这家年轻的公司在规模保费的迅速增长的同时,迅速实现了盈利。
2009年,受金融市场影响,其保费收入降至28.5亿元,行业排名降至第23位。去年年底,其保费有所回升,至45亿元,排名不变。
农行网点数量在国内银行业中位列第一,遍布城乡,深入县域。“嘉禾人寿本身的销售渠道已经较为完善,农行最大的优势在于网点数量与覆盖面,这将成为嘉禾人寿未来重要的销售渠道。”潘功胜表示,这或许可以为嘉禾人寿带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农行持股险企掏钱最多
嘉禾人寿成立3年盈利,最佳名次第13位
相比于其他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农行联姻保险公司是出手最晚的一家,也是“得手”最快的一家。2月11日,中国农业银行与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认购协议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每股增发价格为2.5元,农行控股嘉禾人寿将出资人民币25.9亿元,超过前四家银行收购保险公司的金额。增发后农行将持有嘉禾人寿51%的股份。而截至2010年底,嘉禾人寿总资产为176亿元,业务规模也大于此前四家被银行收购的保险公司,晋升为最大规模银行系保险公司,这是迄今内地最大宗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收购案。此交易尚待监管部门批准。
至此,5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完成控股保险公司的布局。
到目前为止,农行已经拥有了包括融资租赁、基金、投行以及保险在内的多个平台。“我们希望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这也是世界大型金融机构的共同模式。” 农行副行长潘功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农行的中间业务中,代理保险业务一直占据很大比重。潘功胜表示,农行此次选择嘉禾人寿,是因为中资保险公司在发展空间方面会更大。“收购完成后,农行将为保险公司制定一个新的发展规划,未来嘉禾人寿将在其发展规划和产品设计上考虑到农行服务‘三农’的需要,但思路上仍坚持商业化原则。”潘功胜称。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与农行联姻的嘉禾人寿成立于2005年12月19日,注册资本为9.96亿元,成立短短5年间在全国北京、浙江、辽宁、山东、福建、湖南等15地区成立分支机构,并且已经实现两年盈利。
嘉禾人寿成立5年来经过四次股权变动。最近一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10年9月,农行控股之前其股东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中国希格玛有限公司、上海安尚实业有限公司各持股20%。
数据统计,2006年,嘉禾人寿成立的第二年,保费收入3.7亿元,排在行业第29位;2007年其保费便增长近6倍,至25.7亿元,行业排名升至第18位,同比增速558%;2008年,保费收入47.6亿元,行业排名第13位,这也是其自成立以来的最佳排名。可贵的是这家年轻的公司在规模保费的迅速增长的同时,迅速实现了盈利。
2009年,受金融市场影响,其保费收入降至28.5亿元,行业排名降至第23位。去年年底,其保费有所回升,至45亿元,排名不变。
农行网点数量在国内银行业中位列第一,遍布城乡,深入县域。“嘉禾人寿本身的销售渠道已经较为完善,农行最大的优势在于网点数量与覆盖面,这将成为嘉禾人寿未来重要的销售渠道。”潘功胜表示,这或许可以为嘉禾人寿带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收购标签:比例最高
交行持股险企比例达62.5%
交银康联沉寂8年,转身后飞升 保费增速748%
2009年9月10日,保监会批复:“根据国务院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中国保监会同意交通银行收购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有的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1%股权。”
此次获批,交通银行成功控股中保康联,并随之将其更名为交银康联,交行成为银保合作限制放松之后,第一家获得保险牌照的银行机构。通过此次并购,交行已经收齐了除券商牌照外所有的金融牌照。
各界对银保联姻都有好的预期,从转身至今经过一年多时间,交银康联交出的答卷似乎给银保混业经营以更强的信心。
2010年保监会数据显示,交银康联全年保费收入7.1亿元,超过其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较2009年同期增速748%。
资料显示,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于2000年6月16日在上海成立,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共同组建而成。总部设在浦东陆家嘴中国保险大厦。外方投资者澳洲联邦银行,以市值计算为澳洲最大银行之一,资产总值超过11660亿人民币,为澳洲最大的零售退休金管理公司及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和澳洲联邦银行在中保康联公司所占股比为51:49,是一家中资控股的合资人寿保险公司。
自成立以来,中保康联的业务发展不甚理想。由于中国人寿所持股权转让问题久拖不决,公司发展严重受阻。据称,由于股权问题长时间悬而未决,中保康联成立前8年,未开设一家外地分公司。其规模保费也一直在3亿元以下。
数据显示,2004年交银康联保费收入5008万元,在全国28家寿险公司中排第24名;2005年同期,其保费增至2.2亿元,实现了同比334.42%的保费增速,在当年36家人身险公司中排名第24位,也算有所进步;2006年底,其保费收入略增至2.9亿元,但排名却滑落至第31位。
2007年,交银康联保费收入与上年同期相近,名次再次滑落,至第36位;2008年其保费收入1.5亿元,排在第43名;2009年保费收入低于1亿元,排名为第49位。经历了两年的保费大滑坡,自转身银行系保险公司后,交银康联总算有所收获,2010年保费倍增,排名也较2009年提升6位,目前名次仍不理想,但毕竟迈出了较大一步。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查看交银康联官网,在“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及其持股情况”一栏中发现,交通银行持股比例已经增至62.50%,其第二股东澳大利亚康联集团持股37.50%。交银康联官网显示最新更新时间为2010年12月24日,但并未查到保监会相关批复。
交行持股险企比例达62.5%
交银康联沉寂8年,转身后飞升 保费增速748%
2009年9月10日,保监会批复:“根据国务院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工作的有关精神,中国保监会同意交通银行收购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持有的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1%股权。”
此次获批,交通银行成功控股中保康联,并随之将其更名为交银康联,交行成为银保合作限制放松之后,第一家获得保险牌照的银行机构。通过此次并购,交行已经收齐了除券商牌照外所有的金融牌照。
各界对银保联姻都有好的预期,从转身至今经过一年多时间,交银康联交出的答卷似乎给银保混业经营以更强的信心。
2010年保监会数据显示,交银康联全年保费收入7.1亿元,超过其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较2009年同期增速748%。
资料显示,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于2000年6月16日在上海成立,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共同组建而成。总部设在浦东陆家嘴中国保险大厦。外方投资者澳洲联邦银行,以市值计算为澳洲最大银行之一,资产总值超过11660亿人民币,为澳洲最大的零售退休金管理公司及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和澳洲联邦银行在中保康联公司所占股比为51:49,是一家中资控股的合资人寿保险公司。
自成立以来,中保康联的业务发展不甚理想。由于中国人寿所持股权转让问题久拖不决,公司发展严重受阻。据称,由于股权问题长时间悬而未决,中保康联成立前8年,未开设一家外地分公司。其规模保费也一直在3亿元以下。
数据显示,2004年交银康联保费收入5008万元,在全国28家寿险公司中排第24名;2005年同期,其保费增至2.2亿元,实现了同比334.42%的保费增速,在当年36家人身险公司中排名第24位,也算有所进步;2006年底,其保费收入略增至2.9亿元,但排名却滑落至第31位。
2007年,交银康联保费收入与上年同期相近,名次再次滑落,至第36位;2008年其保费收入1.5亿元,排在第43名;2009年保费收入低于1亿元,排名为第49位。经历了两年的保费大滑坡,自转身银行系保险公司后,交银康联总算有所收获,2010年保费倍增,排名也较2009年提升6位,目前名次仍不理想,但毕竟迈出了较大一步。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查看交银康联官网,在“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及其持股情况”一栏中发现,交通银行持股比例已经增至62.50%,其第二股东澳大利亚康联集团持股37.50%。交银康联官网显示最新更新时间为2010年12月24日,但并未查到保监会相关批复。
收购标签:最曲折
工行进军保险路故事最曲折
金盛人寿最高座次第17名
相比于农行的当机立断,工行的收购保险公司之路显得崎岖得多,工行也是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关于收购险企的故事最多的。
2008年坊间曾传闻工行欲入主太平系保险公司,后无疾而终。
2010年初,又有消息称,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近日赴台湾国泰金控总部,与国泰金董事长蔡宏图等高层会面,双方确定将由工行接手原由东方航空 所持有的50%上海国泰人寿股权,投资金额约4亿人民币,最后也不了了之。
反而是金盛人寿与工行的联姻最靠谱。2010年10月28日,工行在北京召开记者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AXA安盛、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就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公布工行斥资12亿元收购金盛人寿60%股权,成为金盛人寿控股股东,法国AXA安盛集团将持有金盛27.5%股权,中国五矿集团则持有12.5%股权,
交易完成后,金盛保险人寿将更名为“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行需要为这次收购花费12亿元。目前交易尚待监管机构批准。
据悉,金盛人寿成立于1999 年5 月,注册资本16.05亿元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及前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辽宁、天津、浙江等地设有分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对于工行与金盛人寿的此次并购,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曾表示,作为进入保险业的商业银行,要想实现盈利,需要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适合市场的产品以及一定的规模,这次合作具备了成功的必要条件。他表示,安盛在保险业务研发、风险控制等方面有优势,而工行在渠道和客户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一次强强联合。
安盛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亨利·德·卡斯特也曾对这次合作予以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安盛在很多国家都有业务,但这次和工行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结合”,安盛的技术加上工行的分销渠道将给这家寿险公司带来极大的市场竞争力。
工行行长杨凯生介绍说,双方的合作是多方面的,工行将充分利用自己的营销渠道,如网点、电子银行等,为合资公司作贡献。
姜建清向媒体表示,双方的合作不具排他性。近年来工行银保业务发展迅速,工行还会继续和其他保险公司展开合作。“但这是工行唯一的大比例控股的保险公司,我们将不遗余力地给予其支持。”
而在谈及为何要入股保险公司时,姜建清表示,根本出发点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一站式的服务,这也是世界大型金融机构共同的发展方式。但他同时强调,和工行庞大的商业银行业务相比,保险业务只是一小部分。工行永远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业务也永远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在姜建清看来,目前中国保险市场只能算一个新兴市场,深度低,人均保额小,和其他国家相差甚远。未来几十年,中国保险业务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也为合资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于盈利问题,杨凯生曾表示2011年或许会实现,卡斯特也表示,如果一切顺利,安盛期待着从这家保险公司获得每年数十亿美元甚至更多的利润。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统计发现,金盛人寿的2010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其全年保费收入11.8亿元,虽是其史上最高水平,但排名并不靠前,反而较2009年下降一位,至第39名。
在2004至2010年的7年间,金盛人寿的最佳名次出现在2005年,行业排名第17位,之后保费虽有所增加,但保费名次一直在下滑。
工行进军保险路故事最曲折
金盛人寿最高座次第17名
相比于农行的当机立断,工行的收购保险公司之路显得崎岖得多,工行也是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关于收购险企的故事最多的。
2008年坊间曾传闻工行欲入主太平系保险公司,后无疾而终。
2010年初,又有消息称,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近日赴台湾国泰金控总部,与国泰金董事长蔡宏图等高层会面,双方确定将由工行接手原由东方航空 所持有的50%上海国泰人寿股权,投资金额约4亿人民币,最后也不了了之。
反而是金盛人寿与工行的联姻最靠谱。2010年10月28日,工行在北京召开记者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AXA安盛、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就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公布工行斥资12亿元收购金盛人寿60%股权,成为金盛人寿控股股东,法国AXA安盛集团将持有金盛27.5%股权,中国五矿集团则持有12.5%股权,
交易完成后,金盛保险人寿将更名为“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行需要为这次收购花费12亿元。目前交易尚待监管机构批准。
据悉,金盛人寿成立于1999 年5 月,注册资本16.05亿元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及前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辽宁、天津、浙江等地设有分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对于工行与金盛人寿的此次并购,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曾表示,作为进入保险业的商业银行,要想实现盈利,需要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适合市场的产品以及一定的规模,这次合作具备了成功的必要条件。他表示,安盛在保险业务研发、风险控制等方面有优势,而工行在渠道和客户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一次强强联合。
安盛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亨利·德·卡斯特也曾对这次合作予以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安盛在很多国家都有业务,但这次和工行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结合”,安盛的技术加上工行的分销渠道将给这家寿险公司带来极大的市场竞争力。
工行行长杨凯生介绍说,双方的合作是多方面的,工行将充分利用自己的营销渠道,如网点、电子银行等,为合资公司作贡献。
姜建清向媒体表示,双方的合作不具排他性。近年来工行银保业务发展迅速,工行还会继续和其他保险公司展开合作。“但这是工行唯一的大比例控股的保险公司,我们将不遗余力地给予其支持。”
而在谈及为何要入股保险公司时,姜建清表示,根本出发点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一站式的服务,这也是世界大型金融机构共同的发展方式。但他同时强调,和工行庞大的商业银行业务相比,保险业务只是一小部分。工行永远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业务也永远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在姜建清看来,目前中国保险市场只能算一个新兴市场,深度低,人均保额小,和其他国家相差甚远。未来几十年,中国保险业务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也为合资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于盈利问题,杨凯生曾表示2011年或许会实现,卡斯特也表示,如果一切顺利,安盛期待着从这家保险公司获得每年数十亿美元甚至更多的利润。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统计发现,金盛人寿的2010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其全年保费收入11.8亿元,虽是其史上最高水平,但排名并不靠前,反而较2009年下降一位,至第39名。
在2004至2010年的7年间,金盛人寿的最佳名次出现在2005年,行业排名第17位,之后保费虽有所增加,但保费名次一直在下滑。
收购标签:最完全
中行全资持股唯一财险公司
中银保险7年保费增长4346%
在目前被银行选中的保险公司中,中银保险是唯一一家财产险公司。2010年8月6日保监会批复,“同意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中银保险100%股权全部转让给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后,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不再持有你公司股权,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你公司唯一股东。
据悉,中银保险成立于2005年1月5日,主要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业务。
数据显示,自2004年至2010年,中银保险保费收入由5623万元增加至25亿元,排名也由刚开始的在26家财产险公司中排18名的中下游水平上升至在53家公司中排名第19位。
并且,短短6年时间内其在江苏、深圳、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四川21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分公司遍布全国。
中行全资持股唯一财险公司
中银保险7年保费增长4346%
在目前被银行选中的保险公司中,中银保险是唯一一家财产险公司。2010年8月6日保监会批复,“同意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中银保险100%股权全部转让给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后,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不再持有你公司股权,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你公司唯一股东。
据悉,中银保险成立于2005年1月5日,主要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业务。
数据显示,自2004年至2010年,中银保险保费收入由5623万元增加至25亿元,排名也由刚开始的在26家财产险公司中排18名的中下游水平上升至在53家公司中排名第19位。
并且,短短6年时间内其在江苏、深圳、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四川21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分公司遍布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