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作者:徐琤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3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7月31日晚宣布,美国国会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以避免美国出现历史上首次违约。所签署协议的第一部分要求在十年内削减1万亿美元开支,第二部分是要在国会设立一个由两党议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在2011年11月以前提出进一步削减赤字的建议。白宫在随后发表的一份公报中说,债务上限将至少被提高2.1万亿美元,协议第二部分计划削减赤字的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北京时间8月2日早晨,该协议获众议院表决通过。
由于美国一直沿用“借了新债还旧债”的偿债模式,同时实体经济发展持续疲弱,这项协议只是让美国违约的短期警报解除,债务上限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美国债务的长期风险随之消除,而只是债务引爆点的推迟。美国的债务经济持续已久,并形成一种国际债务模式。美国大量发行货币、大量借债、大量消费、大量投资,以此带动美国经济增长。这个循环过程中,不断推高美国的债务数量,扩大了美国金融的规模和容量,并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贷款金融机构的风险转移到国内外投资者手中,使风险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同时,美元增发直接或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大宗商品或者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
债务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是靠举借外债来投资,并获取高投资回报来积累财富。美国长期的发展状况是消费过强、储蓄过少、投资资金不足,为了使投资增加同时不至于使经济增长停滞,只有通过借债来为其融资。长期以来借新债还旧债的模式令美国未来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财政赤字缩减远比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债务偿付能力日益下降。
近10年来,美国政府包括债务再融资在内的年平均借款规模超过4万亿美元,这种债务模式不断推升了美国的债务依存度。如果赤字不断攀升,迫使政府用更多的税收偿还债务,使政府服务与职能支出下降,会制约消费,同时会导致长期利率大幅上升,陷入经济“低增长-高债务-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从世界最大的债权人变成世界最大的债务人,美国的角色变化真正体现了美国从“美元本位”到“债务本位”的转换。美国作为世界货币的发行国,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以及国际金融交易中,美元分别占48%、 61.3%和83.6%。美国凭借“美元本位制”不仅支撑其债务的国际循环,也能利用货币“估值效应”,通过债务货币化或变相贬值增加国民财富,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转移。一方面,作为货币发行国,美国可以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或稀释对外债务负担;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对外大量进行长期直接投资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美国,通过债务循环获得全球化财富分配中的最大收益,债务不但没有对其形成制约,反而成为美国维持金融地位的工具。
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元持续的超发和贬值,将是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外部困境。当前国际债务危机的形式由公司债务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美国由原来的世界最大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中国在债务经济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一跃成为世界债权大国。目前,中国已是美国的第一大“债主”。
因此,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出发达国家利用债务作为一种新方式对实施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益转移,中国作为债权国面临着诸多挑战,维护债权国利益是当务之急。债权和债务关系本应是国家博弈和互动的工具和筹码,中国要将作为债权国的金融权力强化,增强抵御外部压力的能力以及向外施压的能力,通过提升国际债权大国地位来寻求更大利益。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