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故事 >> 正文内容

聚焦卓福民:他与他穿越的中国股权投资史

来源:腾讯财经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2日

卓福民投资过的项目包括,上海家化光明乳业、青春宝药业、中芯国际携程网展讯通信碧生源、大全新能源冠昊生物

我们就了解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股权投资的发展。

80年代

“我最早是当翻砂工”,1968年,17岁的时候,卓福民是一名工厂学徒。

翻砂铸造,将熔化的金属注入铸型中,凝固后获得毛坯。当时的设备没有现在那么多,对体力要求很高,工作环境也不乐观,热气腾腾的,当然,年轻人扛扛就过去了,收入不错。

其实在60-70年代,“传统”制造业很有活力,一些年轻人被赋予更多责任,25岁的时候,卓福民被提拔为厂长,工厂拥有500名工人。

工作之外,卓福民的擅长是画画,1975年的时候,还到上海美术学校学习了一年。

某种意义上卓福民也是80后,稍后一个时期流行的歌曲是,“我们都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中国需要加速发展,年轻人有追赶时代的急迫愿望,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人。

卓福民中学时接触的是俄文,在工厂利用午休时间他学习了英文,并且获得了上海电视大学英语单科结业证书。

经过推荐和考试,卓福民得以重返校园。他发现自己善于学习,高等数学第一学期是96分,第二学期是98分。

1982年卓福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管理工程系。以后利用业余时间攻读,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计划经济时期,局管理公司,公司管理工厂。卓福民被调入公司,分管下属60多家工厂的企业管理。

80年代,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是企业改革,卓福民被借调到上海机电局,参与改革方案设计。

“我真的没有任何背景,一点背景都没有。”2008年6月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卓福民回顾:在机电局的两年内,经常跟上海市政府打交道,具体对口的是体改办,体改办一看这个人不错,就开始想挖我,挖了半年,机电局一开始不同意,最后放了,我就到体改办去了。

1987到1995年期间,卓福民在上海市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曾任处长,主任助理。

一些今天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在最初的时候,是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

1984年11月,当地媒体报道: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8日开业接受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每股50元。

2003年2月的交大校友峰会上,卓福民提及:我那时候在市政府参与制定方案,我当时是不可以买,因为我在干这个事不能买,要买我就发了。但是有多少人具有这个眼光看到这个,我看不一定太多。

“当时最早的一批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体改办批的。股票市场的规则,股份制企业的改革、政策、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我都是主要参与者。”2008年4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他回顾。

20多年前的《上海企业》 1988年第6期刊载《股份制—搞活上海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文,作者是上海市体改办的卓福民。

文中写道: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上海已出现了一批股份制企业。这对于搞活上海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振兴,上海经济究竟有何重大意义?……卓福民发表的文章很多,围绕股份制。他还著有《现代经济的支柱—企业集团》一书。

卓福民总结起来,认为有两段时间印象特别深:一段是在政府,一段则是在香港的时间,“了解了海外资本是怎么运作的。”

股权投资

1995年,卓福民赴香港,参与到组建上实控股公司的进程中。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在香港成立的窗口公司。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海外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历史很重要,1981年,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旗下拥有南洋兄弟有限公司、天厨味精化学工业厂有限公司和永发印务有限公司三家企业。

1988年,天厨购入香港湾仔轩尼斯道的华光大厦,并更名为上实大厦。

在上海的时候,卓福民一直在帮助企业,“当时一家公司要上市的话,首先要改制为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这需要准备一大堆材料,但是刚开始,这些东西企业都不会表述,只好找我帮忙。”2011年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他回顾。

因此在新的平台上,很快有了新的发挥。1995年12月,上海家化联合公司与上实控股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合资企业上海家化有限公司。

当然卓福民和上海家化负责人葛文耀很熟悉,卓福民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上海家化是试点企业。

1996年1月,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在港注册成立,成员企业为南洋烟草、永发印务、上海家化及上海三维制药。当年5月3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集资10.8亿港元,公开招股超额认购158倍。

12月配股集资31.6亿港元,用于收购上海延安路高架道路、汇众汽车、上海实业交通电器、光明乳业、东方商厦五家企业。

东方商厦位于上海繁华的徐家汇商圈中心,是上海知名百货品牌之一。周末的时候,许多浙江的消费者会搭乘公交火车前来购物。

1996年上海市牛奶公司和上实控股公司50对50组建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

当然牛奶瓶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公司回顾:1958-1978年在计划经济下,上海市牛奶公司的牛奶供不应求。其生产按奶源开展,产品以奶粉为主,并维持液态奶的少量生产。之后的20年间,上海市牛奶公司为全国各地同行提供大量参观、考察和学习的机会。

后来被一些媒体誉为“乳业女王”的王佳芬从1992年起担任上海牛奶公司,上海牛奶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之前曾经担任农场局工业外经处长等职务。

1996年起王佳芬担任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之后的十年时间光明从地区性产品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全国性品牌公司,并于2002年8月在上海A股上市。光明乳业还投资经营了可的便利店连锁公司。

那么1911年一些农民开始在“租界”出售牛奶,出现了英商“可的牛奶公司”。

1997年4月上实控股配股集资47.7亿港元,收购上海市内环线及南北高架路。当年9月即获选为恒生指数成分股。

1995到2002年期间,卓福民先后担任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行政总裁(CEO),副董事长。

来源:腾讯财经

责任编辑:郦晓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