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上市公司花200亿“理财” 副业补主业警惕假繁荣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3日

    从炒房、炒股,到买理财产品、放高利贷……上市公司资金投向可谓花样百出。

  从刚刚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可以发现,在收紧流动性的金融环境下,一些上市公司在高利益的驱动下实体企业“不务正业”的现象渐趋严重,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势头正旺。

  据统计,在2007年之前,并没有上市公司就购买理财产品发布过公告,当时上市公司更愿意炒股或者购买基金。到2008年,只有4家发布此类公告公司,2009年为5家,2010年突然增加到18家。

  仅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理财产品公告,合计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其中海螺水泥豪掷40亿元“傲视群雄”。海螺水泥6月中旬发布公告称,将用4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而购买次数最多的是士兰微,过去12个月内共购买11次,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2.2亿元。

  依据可查阅的公开数据,目前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大多在5%以上,均大幅高于一年期存款3.50%的利率水平。

  预期能够取得最高收益的当数重庆水务东阿阿胶,2家公司均购买了国内某银行一款最高年化收益率为6%的理财产品,若到期顺利兑现,将为重庆水务和东阿阿胶分别带来1200万元和1800万元的可观收入。

  上市公司用闲置资金投资理财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涌动的暗流依然引发担忧。

  海螺水泥

  前脚发债融资 后脚掷40亿理财

  今年6月15日,海螺水泥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意将40亿元经营资金用于理财。

  据统计,海螺水泥参与设立信托理财计划的资金达到32.5亿元,信托期限均为1年。其中一笔是与国元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25亿元,预期年化收益率5.85%。另一笔信托理财计划是与四川信托设立,信托资金7.5亿元,预期年化收益率8.50%。

  此外,海螺水泥还购买了7.5亿元中国银行中银集富专享理财产品,期限18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8%。该理财产品由中银保险进行保险。

  海螺水泥何以拿得出40亿元巨资(相当于公司净资产的11.43%)参与理财呢?原来5月份海螺水泥发行了95亿元公司债券,6月14日刚刚发布债券上市公告书,其中5年期品种的发行规模为70亿元,7年期品种的发行规模为25亿元。

  海螺水泥称拟将50%的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调整债务结构;剩余50%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改善公司资金状况。

  公司前脚发债融资,随后就大手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质疑,一家机构的投资总监表示,海螺水泥此次一半融资约47亿元应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购买的40亿元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在半年至一年,这反而会使该公司流动资金被间接占用。

  双汇发展

  二季度亏损2亿 花4亿理财

  在众多参与理财的公司中,双汇发展显得尤为突出。

  因为受到“瘦肉精”事件冲击,双汇发展产品销量大幅下滑。公司日前交出一份意料之中的中期业绩答卷: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59亿元,同比下降6.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8万元,同比下降84.85%。其中二季度亏损1.89亿元。

  双汇发展表示,上半年公司在经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高通胀带来的原辅料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下降及“3·15事件”造成的产品销量下降、产能开工不足、双汇品牌遭受信誉危机。

  不过,就在半年报披露当日,双汇发展还透露了一项理财投资计划,拟通过独资子公司使用不超过4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中国农业银行发售的低风险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4.70%。

  对此,双汇发展表示,通过进行适度的低风险的短期理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能获得一定的投资效益,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

  据记者预计,按目前短期理财产品5%左右年收益计算,4亿元资金的下半年投资收益约1000万元,然而面对二季度近2亿的亏损来看,这笔收益对于双汇发展的业绩提升可谓是杯水车薪。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张羽飞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