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南日报社论:同心同德开创赣州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30日

同心同德开创赣州更加美好的未来

——热烈祝贺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闭幕

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热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委员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在此,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次的“两会”,是在赣州面临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民主和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对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议,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政协委员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以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积极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和其他部门提供了许多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提案。“两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部署了未来五年的任务,依法选举产生了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和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我们做好今后五年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的保证。“两会”的成功召开,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市人民为推进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作出新的贡献。

随着市“两会”的胜利闭幕,我市乡、县、市各级换届工作已全面完成。新征程承载新使命,新目标赋予新任务。过去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未来五年的发展令人期待。把市第四次党代会和这次“两会”绘就的蓝图变为现实,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市上下勇于担当、和衷共济,共谋发展、共创伟业,尤其需要我们迅速把思想和行动集中到抓落实上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让拼搏的汗水闪耀事业的光芒,让奋斗的年华洋溢人生的快乐。

当今中国,各地发展如火如荼。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是赣州目前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也是赣州各级人大、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发展这把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倾心谋发展,倾力抓发展。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抢抓发展机遇。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形成,发展差距在错失机遇中扩大。抢抓机遇,重在“抢”,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慢一步则差之千里,误一时则落后多年,必须看得准、出手早、下手快。对后发展、欠发达的赣州来说,抢抓机遇才能奋起直追。要以崇实务本的责任感实现发展成效。发展的最终结果,要体现到提速、提质、提效上,体现到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上。尤其是产业规模要做大,链条要伸长,层级要提升,配套要完善;城镇承载力、吸纳力、辐射带动力要增强,城市集群发展,城乡一体化要加速;生态优势要进一步彰显,生态经济要高效发展。努力实现“一年一变样,五年大变样”,就要一步一印勇攀登,一丁一卯勤积累,把每一项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历史使命光荣艰巨,发展前景灿烂美好,人民期待殷切厚重,伟大事业催人奋进。赣州已迎来了谱写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时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任劳任怨、奋发有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增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凝聚各方力量,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迸发新活力,用新行动实现新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苦干实干、创新创业,不断开创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