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中国藏家正逐步夺回中国艺术品的定价话语权

来源:澳大利亚人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9日

    艺术品市场正根据中国人的喜好而发生变化,一些中国收藏家愿意支付和梵高画作一样的高价来购买一只清代瓷瓶。“总有一天中国水墨画会超过毕加索的画,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苏富比艺术学院新兴市场教授乔·林希尔如是说。

 

 

  中国藏家正逐步夺回中国艺术品的定价话语权

    徐启明(音)是慈溪一名农民的儿子,如今把数百万美元花在收藏中国陶瓷上。北京最大的汽车销售商之一杨宾(音)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大收藏家。青岛一名化学工程师的儿子关谊(音)则在京郊一个仓库里收藏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艺术品。在经济繁荣推动下,中国人如今成了艺术品世界里实力强大的收藏家,他们正把最大的赌注押在本国艺术品上。

  苏富比的负责人说,中国人现在每年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艺术品的花费约为40亿美元,比苏富比和佳士得去年拍卖的印象派、现代派和当代艺术品总和还多。结果将是什么呢?纽约、伦敦和香港正进行的秋季拍卖会,中国艺术品的纪录被不断打破。上周中国主导了香港苏富比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价格最高的是明朝的一个花瓶,拍价为2160万美元。

  年轻的中国买主钟情于现代和当代亚洲艺术品,而富有和年龄较大的买主则愿购买中国传统艺术品,比如玉,只有很少的人还会购买西方“蓝筹”艺术家的作品,比如雷诺阿和毕加索。当他们国家的珍宝出现在拍卖会时,中国收藏家的竞拍异常激烈。

  对国际艺术品市场来说,这等同于发生了巨变。过去,是欧美人为中国艺术品确定趋势和价格。如今,中国买主正根据自己的文化来做出决定而不是跟从西方。举个例子,中国人愿意为有300年历史的笔筒和砚台支付天价。“西方没有一个人真的会买这些艺术品”,纽约的交易商詹姆斯·拉利说,中国的收藏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读书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这种现象为艺术品市场专家和艺术史学家提出一个问题:若中国人认为明朝花瓶比莫奈的画还值钱,世界其他地方跟从这股潮流还需多久?佳士得的埃立克·张说,类似转向需要一段时间,“中国人现在有实力决定哪些画家最有价值,但西方会认同吗?仍存在巨大的文化鸿沟,不过西方需要开始学习了。”

  能成功地把脉中国风向的收藏家获利颇丰。一家密苏里州的艺术投资公司4年前花110万美元买进一个清朝花瓶,后来以3倍价格售出。其他人则在发掘到目前还被中国买主忽略的领域,包括绣花长袍和照片。

来源:澳大利亚人报

责任编辑:凯利·克罗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