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创业板20股业绩缩水一半 融资额半数“打水漂”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2日

    踏进11月份,创业板已经迈过了两年的门槛,然而三季报数据显示,创业板业绩增速未能体现出“高成长性”的特征,尤其是20家公司的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平均降幅逾五成。业绩不佳成了股价“毒药”,这20只股票自上市以来市值蒸发约63亿元,是首发融资额的一半。

    业绩两年缩水逾一半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了首批成员,“高成长性”的光环吸引了众多游资疯炒。不过近两年过去了,三季报数据显示,271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合计142.89亿元,同比增幅仅16.65%,成长性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更有甚者,20家创业板公司的净利润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成为了“高成长性”的反面典型。数据显示,20家公司2011年预测净利润合计3.96亿元,而2010年净利润总额为7.00亿元,2009年为9.59亿元,两年时间减少了5.63亿元,缩水幅度高达55.94%。

    新宁物流宝德股份是资历最老的两家公司,2009年10月作为首批成员登陆创业板,当年净利润分别为2635.61万元和2683.28万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则仅为609.49万元和777.65万元,若折算成全年利润,两家公司的业绩降幅均超过了六成。

    当升科技是业绩“摔”得最惨的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09年净利润为4012.00万元,2010年3462.95万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只有可怜的98.01万元。短短两年时间,当升科技的业绩就从“高峰”跌入了“谷底”,按照年化测算的业绩降幅高达96.74%。

    南都电源则是业绩减少金额最高的公司,2009年净利润曾高达1.61亿元,是20家公司中盈利最多的公司,然而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只有不足3000万元,预计今年净利润与2009年相比将缩水超过1.2亿元。

    融资123亿市值蒸发63亿

    自2009年新股发行重启以来,中小板、创业板的快速扩容掀起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热潮。IPO融资的功能主要是资源配置,将投资者的钱投向有资金需求的优质企业。然而,我们在20家创业板公司身上看到另一种现象,首发募集了大量资金之后,业绩反而不断下滑,更由此给持股的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业绩无疑是决定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20只创业板股票业绩不佳时,股价也犹如吞下了“毒药”。统计显示,20只股票自上市以来全部出现了下跌,平均跌幅高达40.36%。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梅泰诺,上市首日收盘价为36.00元,如今股价只有15.64元。此外,中元华电华伍股份自上市以来跌幅也均超过了55%。

    股价连续跳水给投资者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剔除原始股东的持股,20只股票的二级市场投资者累计市值损失合计高达62.92亿元。要知道,这些股票在IPO发行过程中募集资金的总额为123.34亿元,市值损失占融资额的比例高达51.01%。也就是说,逾百亿的资金投资到了上市公司当中,不仅未能创造出良好的利润,反而因为业绩的大幅滑坡,让投资者的财富在二级市场缩水了逾五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业绩不佳不仅会导致股价下跌,更会减弱对投资者的回报预期。每逢年报、半年报披露期间,高送转和分红都是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方式,然而对于业绩不断萎缩的公司来说,利润分配已经逐渐成了一种奢望。以上市最早的新宁物流、宝德股份为例,2009年良好的业绩使得两家公司推出了丰厚的利润分配方案,既有转增也有派现。然而,随着盈利水平的下降,宝德股份2010年放弃了利润分配,新宁物流的分红方案只有可怜的每10股派现0.5元。

    市场人士指出,在近两年的新股扩容过程中,存在着“重融资、轻回报”的现象,由于募资投向盲目、管理水平不足等原因,大量的资金进入企业后并没有起到推动业绩提升的作用。而在这些成长性较差的股票价值回归的过程中,普通投资者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佚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