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3日
随着年底信托公司净资本达标期限临近,以及银监会对理财产品市场的规范,信托产品受到的影响越发明显。
融资类产品减少
用益信托工作室最新统计显示,上周(10.24~10.30),在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方面,共有31款产品,规模约为45.41亿元。数量和规模周环比分别下降18.42%和4.54%。
上周成立的固定期限类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为2.16年,平均收益率为8.67%。与上一周期相比,平均期限上升0.59年,但平均收益率下降了0.51%,收益率与期限出现背离。
用益信托工作室分析师雷雯雯认为,由于净资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大限将至,融资类产品将越来越少,投资类产品逐渐增多,比如投资于上市公司股权或者艺术品等领域,这类产品的期限普遍较长。
雷雯雯分析,在净资本的限制之下,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及融资类产品将逐渐减少,而投资于票据或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类产品将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因此今后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或将有所回落。
在资金运用方式上,权益投资方式仍然为融资规模最大的一类,共成立11款该类产品,募集资金26.68亿元,占总规模的59.53%,较上周占比继续上升。这类产品主要分布在房地产及金融领域,也是今后主要的资金运用方式。用益信托工作室监测显示,融资类产品正在逐渐减少。
此外,在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方面,近几周也出现了数量和规模连续下降,上周发行规模周环比减少9.9亿元,主要由于各家信托公司净资本受限,风险资本计提系数高的产品不能再做,正在考虑转向其他领域。
月末银信合作未现疯狂
虽然上周临近月末,但以往月末银信发行疯狂的景象并未出现,受监管层对该市场规范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变得谨慎,数量及规模均出现骤减。
上周共有12家银行和23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19款银信理财产品,数量周环比减少33款,预计发行规模为251.41亿元,比前一周期减少101.61亿元,减幅为28.78%。
7月初,银监会以会议纪要的形式通知叫停六类理财产品,其中,六类产品中包括有变相高息揽储之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
9月30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重点加强对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杜绝不符合监管规定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