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资金是租赁公司的“生命线”,充足的资金来源、畅通的融资渠道是保证租赁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而目前租赁公司融资渠道非常单一,几乎完全依赖于银行贷款,部分租赁公司从银行融资占比甚至超过了90%。单一的银行贷款融资渠道首先带来的是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
期限结构不匹配
“现在国内的租赁公司基本上都是短钱长用,负债基本在一年以内,但资产都是中长期(三年以上)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严重。”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王蓉表示。
负债短期化的初衷是降低融资成本。融资租赁公司作为提供融资的机构,首先自身要有足够的融资来源。
银行信贷依然还是融资租赁公司的第一大融资来源,短期信贷的成本要远低于长期信贷,在信贷资源紧张的环境下,银行也对中长期贷款规模有所限制。
但是租赁公司的资产大多为中长期资产,尤其是大型设备和交通工具,租期大多在三年以上。于是租赁公司大多以短期资金做长期业务。
以民生金融租赁为例,在去年以前,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占90%以上;去年把中长期负债比例调整到10%,其财务成本就出现明显提升;但民生金融租赁计划在今年把中长期负债提高到20%~25%。
“尽管影响很大,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坚持稳健的做法。”王蓉说,短钱长用,就意味着每一年都要在债务到期时获得银行续贷或其他资金来源,谁能保证下一次一定能续上呢?
民生金融租赁是民生银行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已经获得20多家银行超过800亿元授信额度,它的财务总监尚且如此担心负债的可持续性问题,何况非银行系的融资租赁公司?
融资模式探索
由于目前租赁公司融资渠道的单一,导致租赁公司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严重,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从租赁发达市场经验表明,融资租赁与银行、信托、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行业、金融产品的联系及合作至关重要,也是解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重要手段。租赁公司应积极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信托理财产品、吸收保险资金等新型融资方式。
第一资产证券化
租赁公司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风险相对较小,正常情况下具有持续的资金来源,收益稳定且相对可靠。鉴于此,租赁资产是良好的资产证券化标的资产,在欧美等成熟市场,资产证券化也是租赁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洪艳蓉博士称融资租赁企业是坐拥金矿的“穷人”,应当有“化穷为富”的炼金术,即通过资产证券化开辟资产信用的新的融资模式。
第二信托及理财产品
在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尚在试点的情况下,具有广义资产证券化意义的渠道是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公司可以向其投资者募集资金投资于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也可以与银行合作包装成理财产品;银行也可以直接与租赁公司合作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用于融资租赁项目。
目前已有租赁公司与信托公司和银行进行过成功的尝试。
第三保险资金
保险资金其实是最让租赁公司心仪的资金来源。第一,保险资金大多为长期资金;第二,其资金成本比较低。因此保险资金是融资租赁最理想的资金来源。但是,受到政策限制,保险公司还不能投资租赁资产。
“保险资金是很适合跟租赁做对接的。保险资金到处找出路,其希望获得长期稳定收益,恰恰租赁项目能带来持续稳定租金。”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巍表示,租赁公司也需要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如果说能够突破这一点,保险资金进入租赁资产,对租赁业、保险业来讲都是一个双赢的格局。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屈延凯近年来一直在“游说”保险资金参与融资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