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加快建成最具魅力的都市区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谢宝河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龙南县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迅速把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经济发展强县、宜居宜业新县、文化旅游大县、和谐平安名县,加快建成最具魅力的都市区。

  上项目、兴产业,建设经济发展强县,增强都市区的竞争力。牢固树立“产业立县、工业强县”理念,招大引强上项目,转型升级壮产业,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进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稀土优势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绝对值位居全市前列;利用外资规模和内资规模在全市的位次保持前列,年均增幅保持10%以上;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0亿元,进入全市超200亿元的园区行列;打造稀土、特钢、电子信息、食品药品4个以上产值超百亿元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市前列。

  提品质,促转型,建设宜居宜业新县,增强都市区的承载力。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增长并重、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协同,加快城市发展由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集约型转变,以提升辐射能力为重点,高标准建设辐射带动赣州南部各县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商贸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以提高功能品位为核心,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香化工程,打造“三江六岸一湖”城市生态水体景观,建成高品位的生态园林城市;以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强化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圩镇为单元、中心村为节点的城镇体系框架;以“三城同创”活动为抓手,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力争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20万,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5%。

  创特色、树品牌,建设文化旅游大县,增强都市区的吸引力。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的阳光产业,以客家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以打造“三山两泉一中心”景区为重点,建设以客家文化为核心、以绿色生态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大县,打造“带动赣南、辐射广东、直通珠三角”的旅游热点城市。

  保民生、促和谐,建设和谐平安名县,增强都市区的凝聚力。坚持富民与强县相统一,做到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打造幸福龙南。年内,重点抓好100项民生工程,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推进2000套廉租房建设。完善推广“说事评理”群众工作新机制,全面实施“135半边天”行动,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

  当前,要在全县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市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并结合龙南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查实情、找差距,明思路、强举措,抓落实、出成效。深化“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率先发展”大讨论活动,制定《以思想再解放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思想上的新突破和工作上的新举措加快龙南发展。深化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注重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全面提升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为加快建成最具魅力的都市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作者系龙南县委书记)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