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张荣生 记者周善汉 见习记者邓伟韬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8日
11月16日上午,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自卸货车与一辆搭载63名幼儿及教师的校车迎面相撞。到17日晚,此起事故已经造成21人死亡。
尽管当地政府公布了事故原因,但是关于校车安全的话题仍在持续发酵。赣州校车的运营情况如何?此次事故对赣州的校车安全带来什么样的警示?记者昨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1全市共有1703辆学生用车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得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市共有各类学生用车1703辆,其中校车1533辆,占90%;校外单位(个人)接送学生用车170辆,占10%。按使用主体分,有幼儿园用车1479辆,小学用车178辆,中学用车36辆,市属大中专院校师生用车8辆,托管中心用车2辆。
按车辆所有权分,全市有学校自有车辆1068辆,学校租赁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及个人用车465辆,校外单位(个人)接送学生用车170辆。按车辆座位分类,有9座以下的小型车辆1261辆,有10座至19座的中型车辆309辆,有20座以上的大型车辆133辆。
这份报告还分析了学生用车安全性能情况。从行驶公里数看,行驶10万公里以下的车辆有1455辆,行驶10万至15万公里的车辆有119辆,行驶15万公里以上的有129辆。从报废年限看,所有9座以下的小型车辆都还没有达到15年校车使用的报废年限;有34辆9座以上的大中型车辆达到了10年校车使用的报废年限。从司机资质看,有1658名驾驶人的驾照类型符合驾驶要求,占97.4%;有45名驾驶人的驾照类型不符合驾驶要求,占2.6%。其中,有1065名司机是本校的员工,有468名司机不是本校员工。
这些学生用车主要分三种类型:一是学校自有校车。这类车辆均由学校、幼儿园自行聘用和管理司机,人员基本固定。二是学校租赁用车。这类车辆主要分布在赣州中心城区,司机均由出租方聘用和管理,基本不固定。三是校外单位(个人)接送学生用车,这类车辆均没有进行校车登记,车辆变动较大。
2教育部门部署专项检查
获悉发生在甘肃正宁的校车安全事故后,赣州市教育局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立即联合公安交管等部门,对各级各类校车开展一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车况、驾驶员、非法营运车辆情况、幼儿老师跟车和收车验车制度建设情况、幼儿园对幼儿安全乘车的组织情况等。
市教育局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严把校车质量关,严禁将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达到报废标准的客车用作校车。同时,要求把好驾驶人员资质关,校车驾驶人必须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计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无致人伤亡交通责任事故。此外,要求严把日常管理关,学校要定期组织对校车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教育,切实增强校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并定期对校车进行安全例检,确保车辆安全。
根据安排,11月18日检查组将赴各地开展专项检查。
3消除校车安全隐患需多方努力
据了解,我市校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校车没有登记、普遍超载、管理不规范等。
目前,我市1533辆校车中,已办理校车登记手续的有1205辆,占78.6%,没有办理校车登记手续的有328辆,占21.4%。这些没有办理校车登记手续的车辆,既没有按校车的要求接受相关的资质审查,也没有喷涂校车标志,尤其是学生家长自行租赁用车和托管机构学生用车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校车超载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校外学生托管机构、学生家长合伙租赁的接送学生车辆为节省成本超载严重。同时,校车管理不规范、监管难度大、部分校车的安全性能差、驾驶员的资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现象也存在。
“要出台学生用车相关的管理办法,强制规范校车管理,确实做好校车资格认定,严把校车驾驶员资质关。”教育、交警部门的监管不力是正宁校车事故的原因之一。针对校车的安全隐患,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要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学生用车的管理责任,建立公安部门牵头,教育、交通、安监等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此外,这名负责人还建议市、县加大教育、交通投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力争做到学生就近入学,改善校车和道路的安全状况。(张荣生 记者周善汉 见习记者邓伟韬)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