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30日
2011年,市本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为9000套,其中廉租住房4000套,公共租赁住房5000套,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17.76亿元,分别为位于赣州开发区高校服务创新园区内的阳光·金色春城项目、开发区H-10-3地块北侧的阳光·黄金家园项目和原八○一厂区内的阳光·龙都嘉苑项目。截至10月底,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原八○一厂区内的阳光·龙都嘉苑项目工地上,感受工程建设情况。
■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
初冬的午后,天气有些凉意,但阳光·龙都嘉苑工地却是一片火热景象。高低不平的土地上,搅拌混凝土的机器轰鸣、挖土机扬起阵阵尘埃,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紧张地忙碌着。阳光下,工人们无一例外呈现出黑红黑红的脸庞,汗水和着尘土附着在皮肤上……
阳光·龙都嘉苑是一个以公共租赁房建设为主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位于原八○一厂区内。据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项目部负责人黄家荣介绍,该工地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给基础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从8月底进场施工以来,施工人员采取各种办法克服困难,加快工程进度。
在二标段地下室建设工地上,负责技术施工的易工程师正在和技术施工人员刘师傅用全站仪定位。易工程师告诉记者,这是为地基打桩做测量,他们需用精密仪器确定桩位并做好记号,方便后面的施工人员打桩和挖承台。由于地下室的位置是原八○一厂区的尾沙池,所以施工难度较大。目前,已经浇注了300余根桩,尚有180根未完成。相比地下室施工的“安静”,其他几栋楼显得更加“热闹”,只见5号楼的施工现场尘土飞扬,建设工人正在进行承台开挖和桩基施工,记者看到多台挖土机在打桩施工,混凝土搅拌车在灌注浇捣,高达20多米的机械旋挖机伴着轰鸣声在钻地挖桩。
■用心打造民生工程
下午6时,刘师傅收工后,回到不远处临时搭建的住所,可刚到门口,他又接到任务需要回工地复测。刘师傅赶紧拿起工具直奔出去。在工地上,刘师傅又一次拿着全站仪在刚浇筑好水泥的承台上定位复测。
易工程师告诉记者,每天他们需要复测3遍,如果测量不准确,会影响整个楼房的地基。刘师傅表示,希望住房困难的家庭都能住得起公租房。记者问他是否也想住这个房子?腼腆的刘师傅回答道:“想,希望自己能符合申请条件,我们也把这当成自家的房子来建!”黄家荣说,负责阳光·龙都嘉苑的建设让自己感到自豪,因为这是政府的民生工程、爱心工程,能让更多住房困难的群众安居广厦千万间,这也是每一个工程建设参与者的幸运与荣耀。
机械的轰鸣声仍在阳光·龙都嘉苑项目工地回荡,百余名建设者仍在为这个大型民生项目挥汗奋战。此情此景,勾勒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记者刘燕 见习记者邓伟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