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1日
核心提示
昨日中盘,各大财经网站头条都在传播着“国际板要走内部流程”的传闻,受此影响,B股全线暴跌,B股指数收盘暴跌6.12%,A股收盘暴跌3.27%。等到这个谣言把中国股市折腾得鸡犬不宁,有关部门才出面辟谣。到了晚上,却又传出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实际利好消息。
广大被洗盘的中小投资者一片疑问:有关国际板的讯息在一个月内使中国股市损失上万亿市值,广大投资者质问:对多次制造谣言者,监管部门该不该管?
【市场恐慌】
国际板传言成股市大跌元凶
昨日的中国股市再次迎来了黑色的一天。
在中国股市之前开盘的欧美股市小涨。昨日的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开盘一个小时之后,各大财经网站头版都在传播“吓人但不靠谱”的消息:国际板马上要走内部流程,预计12月中旬要到证监会内部商议,现在技术方案对接和上市流程已拟定好。
消息一出,“国际板恐惧症”引发的恐慌情绪弥漫整个市场,人气全无,股市变得满目疮痍:一向消息灵敏的外资率先撤离B股,B股指数出现跳水,两市股指也随之跌幅扩大。
至昨日尾盘,证监会和上证所相关人士方出面澄清:市场关于国际板的传闻并不属实。然而,这仍未能阻挡住市场的恐慌,股市超跌严重,沪指收于2333.41点,跌78.98点,跌幅3.27%;深证成指收于9693.39点,跌319.55点,跌幅3.19%,创16个月来新低;中小板下跌3.58%;创业板更是下跌4.79%。B股指数跌幅更加惨烈,上证B指跌幅超过6%。
股市的下跌,源于人们对国际板“抽血”的恐慌。
【股民不满】
国际板传言已成为股市毒瘤
国际板上市的传言对股市的冲击如此之大,其实已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4月28日,三大证券报接连发布消息为国际板“暖场”,当日上证B股一度跳水超过7%,深圳B股跌幅最深近4%。两市B股逾九成下跌。
此后的5月23日,沪指大跌,跌幅2.93%;7月21日,沪指下跌1.01%;11月16日,当日沪指下跌2.48%。这些下跌都与当日某些官方人士称国际板越来越近有关。
在昨日这次国际板要上市的谣言中,虽然至中午尾盘,证监会和上交所出来辟谣,但为时已晚。股民对“迟来”的辟谣表示不满。
在郑州经三路中原证劵部,股民张先生说,为什么要到14:47才辟谣而不在11:47?快收市了才说是谣言,这是不是有些幕后黑手早就达成了默契和共识?是不是有人在利用假消息做空来谋取暴利?
郑州股民李先生说,国际板已成为中国股市的毒瘤,11月有关国际板的讯息使股市损失上万亿市值,真的是要了投资者的命啊。
与此同时,微博也是讨伐声声。“证券市场周刊”说:强烈要求彻查国际板谣言的来源。如果有谁通过散布谣言,并做空股期来获利,是不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国金期货总裁助理江明德认为,现在关于国际板的消息是市场一个心病,在内外部金融、经济形势很不稳定的大背景下,任何风吹草动均会引发市场大幅度的动荡,这也说明A股市场之弱。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制度的设计和推出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声音,以免造成市场不必要的动荡。
微博声讨
今天的大跌就是挖大坑
@猗顿无悔:资本市场很是怪异!今天股市暴跌,据分析说是国际板传言所致;可为什么今天晚上就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呢?如此之突然,如此之奇妙!是不是今天有人知道消息了,借国际板的传言,砸盘吸筹呢?我以前很单纯不会这样想,可现实是这种事情却总在不断地上演!为什么呢?
@MrJ姜:这是哪个人传的?一句话让A股一天损失近7000亿!是否存在利用利空消息做空股指期货以获利?证监会及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彻查?
@沙黾农:尊敬的原证监会副主席、现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现在最具杀伤力的空方利器就是“国际板”了,而您屡屡作为空方抽出这一利剑的武士,请您下一次在抽出这把利剑之前提前一个交易日跟天下小散打一个招呼,拜托啦!
@毛剑杰:又是辟谣国际板,又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天的大跌就是挖大坑,大大的坑……你丫蓄意的,呵呵,一如既往地坏。
【调查】
国际板的传言多来自官方
国际板要上市是不是空穴来风呢?
记者查阅相关报道显示: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5月17日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快成熟了。
5月20日,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在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目前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
据媒体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在11月11日接受布隆博格电视台采访时表示,A股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随时可能推出”。
11月24日,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在“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上海论坛”上表示,目前各方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板的准备工作。
有这么多官方如此肯定的表态,市场恐慌在所难免。但对这些表态所引发的市场波动,没有人来承担责任。
【观点】
国际板引发专家“口水战”
国际板该不该尽快上市,上市利大弊大,专家学者也在大打“口水战”。
正方:推出国际板天不会塌下来
山东某高校教师李允峰撰文称,一些人对国际板有点焦虑过度了。只要管理层一提国际板,市场就一片紧张空气,股指立马以下跌来回应。一旦市场上出现认可国际板的评论,随即便被戴上利益论和阴谋论的高帽子。世界上75%的证券交易所都有境外企业上市(即国际板),也没见有几家交易所被冲垮。为啥人家眼里的“香饽饽”,怎么到了这里就成了“圈钱者”?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宁可肉烂在自己的锅里,也不能落入他人之口,这是目前市场上许多人对国际板的态度。我们不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怨妇,关上开放之门。市场的涨跌重要原因,是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下。国内一些造假公司四处横行,其中一些“老妖股”如同不倒翁至今仍活跃于市场,甚至从母公司剥离资产二次上市。最近国家审计署公布了17家央企的审计问题,还有银行补充资本金意味着未来需要上万亿融资,谁敢真正看好这些企业?保护了这些企业,就是伤害投资者。这些原因,都不是尚未推出的国际板造成的。只要制定公平的规则,推出国际板,天塌不下来。
反方:近期推国际板对A股是灾难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谢百三表示,如果近期推出国际板对中国股市是一场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几百亿、几千亿之巨。
谢百三坚决反对国际板在近期推出的理由是: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造成中国A股股价较高,而国际板的开设实质上就是在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的安全堤坝上挖了一个大口子,有可能冲击正常的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对整个宏观经济会形成很大的危险。
国有股还有30%没有完全兑现流通,国际板近期推出,跟国际价格打通后,价格会低得多,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的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吗?高股价国家的股票到世界成熟市场上市发行,对低股价国家市场毫无冲击,而低股价国家的股票到高股价国家来上市、圈钱,冲击则会大得多。上个汇丰控股,募集50亿英镑,等于500亿人民币;上个路透社、纽交所、可口可乐,又要募集几百上千亿。除了被圈走钱以外,有什么好处?
著名经济评论家水皮认为,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边缘,此时此刻,推行积极的股市政策扩大融资的能量,正是为中国中小企业雪中送炭。从目前的行情看,国际板只是根导火索,问题在创业板,而根子在大家对“滞胀”的担忧,当务之急在于提升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能给我们带来信心的政策才是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