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海思科一年扭亏赚2亿 程序出瑕疵或缺责任意识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苗慧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临近年底,拟上市公司的上会步伐也在加快。12月14日,西藏海思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思科”)即将接受主板发审委审核。招股资料显示,2007年尚在亏损的海思科,“改朝换代”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年入过亿的优质公司。即便如此,也不能掩盖其自建立之初就一再出现的注资等程序上的瑕疵。

    “改朝换代”转眼营收过亿

    招股资料显示,海思科主要从事化药制剂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包括肝胆疾病用药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特色抗感染用药注射用夫西地酸钠等。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王俊民、范秀莲和郑伟,三人合计持股量占发行前总股本的92.76%,占发行后总股本的83.46%。

    从财务数据上看,海思科无疑是一质地过硬的优等生,但查看其成立至今的历史,却又不禁让人疑窦丛生。

    资料显示,海思科的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8月26日的西藏康欣药业有限公司(下称“西藏康欣”),由自然人王秀芹、游青跃及解合江发起。但怎奈经营乏力,到2007年10月,西藏康欣已累计亏损54.41万元,王秀芹等人萌生退意。2007年11月,王俊民等三人接盘,“改朝换代”的西藏康欣迅速进入了年入过亿的时代。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净利润1.95亿元,毛利率高达69.01%。

    公开资料中并未透露出任何有关西藏康欣在2008年曾发生过业务变更、经营模式转变等情况,但其盈利能力却今非昔比。一家2007年底尚在亏损的企业,只因控股方变更,不仅在一年内扭亏为盈,且年净利润近两亿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程序出瑕疵或缺责任意识

    除了上述经营上的未解之谜外,海思科自其前身西藏康欣设立之时,就存在出资、减资等多重瑕疵,但海思科在针对相关问题做出说明时,随意的态度也令人诧异。

    资料显示,在王秀芹三人出资设立西藏康欣时,注册资本为200万元,首期出资100万元,其中有20万元的实物资产。2007年底王俊民三人接手之后,股东会决议将公司注册资本由200万元减少至100万元,三人以货币资金追加投资100万元,追加投资后公司股东累计投资200万元,其中100万元计入公司实收资本,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而西藏康欣却未将减资事宜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

    对此,海思科在资料中解释,西藏康欣彼时未偿付的债务金额较小,减资并未降低实收资本,且债务偿付能力在王俊民等以现金追加出资100万元后得以提高,故地方工商局在其减资未公告的情况下对减资事宜予以了核准登记。

    此类瑕疵在以往的IPO招股资料中也多次出现,但为规避风险,公司通常将相关的候补审批材料陈列其上,对风险补偿做出承诺的同时并由保荐机构、律师等出具声明。海思科却至今未出具任何候补审批资料。北京未名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洪明指出,若公司已就相关问题如实做了重新登记与承诺等,有效规避了风险,一般不会对公司未来的持续经营造成损害,但是,合法合规经营是企业存立的根本,企业应该自成立之时就树立责任意识。

分享: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