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郭欣欣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3日
在年底前,重庆市药品交易所将实现基本药物电子挂牌、首批医疗器械上线交易,这是记者昨日从重庆药品交易所医疗器械上线交易动员部署会上获悉的消息。医疗器械上线交易后,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进入药交所平台,进行统一采购,患者使用医疗器械的检测费用有望降低,同时,医疗器械行业洗牌也将提速。
三类器械年底上线交易
“在今年底,将实现基本药物电子挂牌、首批医疗器械上线交易。”昨日,药交所总经理敖荣峰表示,至此,重庆药交所年内建成综合性医药电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得以实现。
据介绍,目前已正式启动会员注册及产品申报工作。今年底,上线交易产品主要为三类:第一类,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耗材)、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血糖试纸);第二类,6815注射穿刺医械、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第三类,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耗材)、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耗材)和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耗材)。
敖荣峰同时表示,在今年12月底,重庆药交所医疗器械进行统一挂牌交易后,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进入药交所平台,进行统一采购。
市民检测费用有望降低
数据显示,自药交所运作近一年来,共计有2万多个品规药品实现全面上线,预计到年底交易量将突破50亿元,医院实际采购药价格较去年平均降幅达28%。那么,医疗器械上线之后,市民将得到多少实惠?
市食药监局医疗器械处处长李小平表示,市民在医院使用医疗器械的检测费用,很大一部分受采购成本的影响。在药交所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后,挤出中间环节导致价格虚高的“泡沫”,医院的采购成本会有所下降,由此,患者使用医疗设备检测的费用亦有望降低。“不过,医疗医械上线交易后,市民的感觉可能不如药品降价那样明显。”李小平坦言。
助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数量多、规模小、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这是我市医疗器械行业目前的现状。昨日,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马琳在会上透露,医疗器械逐步上线交易之后,将加速行业内洗牌。
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我市新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5家,新注册医疗企业产品45个。马琳表示,尽管我市医疗器械企业的数量每年都有增长,但规模、体量不大,生命力不长,导致缺乏在全国的知名度不够高,产业难以壮大。
在医疗器械上线交易之后,这种局面或将有所改观。据介绍,今后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机构所需要的医疗器械必须在药交所进行采购,如此一来,一些用低价格来换取市场份额的企业,生存会更加艰难。而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企业,通过药交所这个平台,可获得更多订单,得以壮大发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